前不久,《音樂周報》在爭鳴版發表了孫元昌的《不會即興,就是能力差?》,文章針對王群衛的《音樂怎么就“圍城”了?》提出不同觀點,認為“即興伴奏從來就不是評判鋼琴專業畢業生的主要標準”,不會即興“為別人彈上一個小伴奏”,“并不是什么天理難容的大事”。此文在《音樂周報》同期微信文章中獲得了較多的點擊量和點贊量,也激發了筆者的思考。
針對具體的文中所指“師大音樂系”的鋼琴專業畢業生,不會彈即興伴奏當然不是什么大事;說理說到“天理難容”的份上,筆者更不敢有不同意見。不過,撇開這些語詞,看看身邊的現實,不難發現鋼琴專業畢業生不具備彈一個小即興伴奏的能力是一個普遍現象,這算不算“天理難容的大事”不好講,卻顯而易見是一個“大問題”。
音樂院系里的專業,都是以音樂為依據來分類,比如“民族聲樂”、“鋼琴”、“古箏”等。師大音樂教育方向下的專業劃分亦是如此。
然而,我們有沒有想過:“音樂教育”的核心詞其實是“教育”,“音樂”是修飾詞。現實中“音樂教育方向”都在忙“音樂”并繼續進行專業細分,很少管“教育”,并且,這些課程的開設還很隨意,或者名義上開設而實際上沒開設,或者隨便找教師進行教學,基本是動輒五十人以上的大課。
教“音樂”不是“音樂教育方向”,教“如何去教音樂”才是“音樂教育方向”。“音樂教育”還可以分為“素質教育的音樂教育”和“專業教育的音樂教育”。師大畢業生的出路多是中小學音樂教師(不是大學教師),最大的任務是“用音樂培養人才”,并不是“培養音樂人才”——我們不可能把中國幾千萬中小學生當專業音樂人才來“教育”。
什么是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專業?其專業能力體現在哪里?讓孩子們愛上音樂,讓每個孩子通過音樂獲得才藝展示的機會、樂觀向上的品格、探索創新的思維、感受幸福的能力,以健康的身心發展與健全的多元能力提升來面對隨后復雜生活的挑戰。在這里,能夠為小歌曲小樂曲小舞蹈彈奏即興鋼伴,是中小學音樂教師必備的專業素質。能夠為小歌曲彈奏即興鋼伴,也是音樂教育方向大學生最基本的能力,也從來就應該是音樂教育方向評判任何專業畢業生的基本標準(“一專多能”中“即興鋼伴”是必須)。而“師大”的“鋼琴專業”大學生都不能即興彈一個“小伴奏”,有沒有搞錯?
“師大音樂系”不見得只有音樂教育方向,也可以有音樂表演方向。假設文章關注的這位師大畢業生是音樂表演方向的“鋼琴專業”,那么他是不是就不需要即興能力了呢?
筆者混跡音樂教育界二十年,在7所高校學習或工作過,妻子又是大學鋼琴老師,對鋼琴專業學生還算得上有所了解。在“藝考熱”和藝術專業瘋狂擴招的背景下,鋼琴演奏專業大學生的“演奏”水平實在不敢恭維,有多少畢業生可以進入專業表演團體?不要說師大,就是音樂學院的鋼琴專業大學生也是十中無一。至于靠票房吃飯,全國都數不出十個人來,更不必提師大畢業生。即便是在咖啡館彈鋼琴掙個零花錢,學校所教的高大上曲目也是基本不能用。鋼琴專業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巨大矛盾,早就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多數鋼琴演奏專業的學生,日后都主要從事與音樂教育相關的職業。在工作和生活中,他們也經常會用到即興伴奏。那么,我們要不要為這些鋼琴演奏的大學生想一想,給他們開設即興伴奏的選修課?
再者說,我們很難想象不會彈一個即興“小伴奏”的人可以彈好正譜鋼琴曲。移調演奏能力是一個鋼琴家的基本能力,分析音樂的能力更是一個鋼琴家的基本能力。如果我們懂得和弦、節奏型等基礎的音樂知識,那么經過這么多年的鋼琴學習和大量的作品積累,即興伴奏(與正譜相比極為簡單)當然不在話下,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而不會“吟詩”,說明我們就不曾“讀詩”,不過是鸚鵡學舌。事實上,筆者看到大量學生以及鋼琴老師都不會簡單的“讀譜”(分析聲部、結構、和聲、節奏特點等),不過是“看音符”再用手“彈音符”。如果說這樣的人能夠演奏出有品質的音樂,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筆者的妻子每每苦惱于自己即興伴奏水平不高、痛心音樂綜合能力差,并時常思考如何改變。但是無論她在大學前、大學還是研究生期間,無論是作為鋼琴教育還是鋼琴表演專業的學生,都沒有相關課程去支持、相關規范去要求她提高即興伴奏的能力。她后來作為鋼琴教師經常鼓勵學生學習即興鋼伴,但自己既沒有能力去教,教學考核也沒有這一塊。更嚴重的是,很多鋼琴老師還為自己的學生辯護(當然也是為自己的教學辯護),“我們彈正譜才高級,即興鋼伴根本就不入流”!
即興鋼伴與正譜伴奏、鋼琴曲相比,確實簡單。但現在的很多鋼琴專業大學生能力較差,其實并不符合“鋼琴演奏專業”的基本要求,彈即興鋼伴并不算“有辱身份”。另外,即興鋼伴不僅應用廣泛,而且需要演奏者具備綜合的音樂能力。在音樂擴招的大背景下,只有極低比例的鋼琴專業畢業生能走上專業演奏道路,更多的學生需要提高綜合能力來跟上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我們可以看到,即興伴奏好的同學一般都是眼界開闊、思維靈活、自學能力強的同學,這樣的同學不是不入流,而是更能把握發展大勢。現在的“專業”鋼琴老師借著擴招風進入學校獲得體制內地位,但你占了位置,你的學生就沒有了位置。他們需要另尋出路。
“即興伴奏從來就不是評判鋼琴專業畢業生的主要標準”,音樂院系就這樣傲嬌著,并不去關心鋼琴專業學生的實際素質和他們的現實出路。但是,音樂專業連年名列教育部公布的難就業“黑榜”,同時音樂高考生的文化分數線連年上提、普通高考生的文化文化線連年下移,我們的傲嬌還可以維持幾年?
整個高等音樂教育都在面臨巨大危機,鋼琴專業沒有資格例外。音樂院系應該關注現實情況、為學生發展提供支持,這是天理。某一個學生不會即興彈上一個小伴奏“并不是什么天理難容的大事”,但音樂院系對此不以為意、認為不會彈即興伴奏理所當然從而延續原來的培養方式、不思進取,就是“天理難容的大事”!
一個只會彈鋼琴并且只會彈正譜的鋼琴專業學生,能力會強嗎?這樣的學生會有出路嗎?這是音樂院系必須關心的問題。筆者所見范圍內,不曾見過只會彈鋼琴正譜而音樂能力強的學生,即便能見到不會即興但能力好的,恐怕也不過是例外吧? 音樂周報 張 燚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