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專題講座在上海音樂廳舉行。上海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所長王瑞博士以“浩歌聲里請長纓——偉大的抗戰精神”為題,和現場觀眾一起重溫抗戰音樂,回顧那段血與火的悲壯歷史,緬懷抗日先烈的豐功偉績。
講座分析了我國抗戰歌曲的題材類型及風格特點,并就著名作曲家的優秀抗戰作品進行解讀,包括聶耳《義勇軍進行曲》、李劫夫《歌唱二小放牛郎》、賀淥汀《游擊隊哥》、冼星海《在太行山上》、鄭律《延安頌》等。王瑞博士指出,抗戰音樂是中國人民英勇不屈偉大抗戰精神的真實寫照。“抗戰音樂的主要形式是抗戰歌曲,在國難當頭的危急時刻,成為中華民族抗日救亡,抵御侵略的戰斗警號,并以藝術的表現形式和強大的精神感召力,成為有力的抗敵武器。這些抗戰歌曲也是中國抗戰事件的歷史見證和偉大抗戰精神的真實映照,至今仍煥發著永恒的藝術光芒。”
據悉,系列活動專題講座第二場將于12日在上海音樂廳舉行,由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王丹丹博士講述“歐洲反戰音樂縱覽”。王丹丹博士將帶領觀眾回顧過去,瀏覽20世紀音樂史中特殊的這一頁篇章,講述進步音樂家們不屈不撓的反戰音樂活動,介紹解讀肖斯塔科維奇《“列寧格勒”交響曲》、勛伯格《一個華沙的幸存者》和布里頓《戰爭安魂曲》等經典反戰音樂的形式與內涵。
作為上海之春系列活動之一,“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除舉辦兩場講座外,還推出了三場演繹反戰音樂的演出,包括大型民族管弦樂《和平頌》、圣彼得堡交響樂團音樂會、朋友,你聽過黃河嗎?——紀念冼星海誕辰110周年音樂會。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