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文教結合的開創性舉措,昨天上海音樂學院開放周正式拉開帷幕,為期一周,講座、排練、課堂、論文答辯等辦學環節全部向市民開放。請聽報道。
【講座實況】
昨天上午,作為開放周的首個內容,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楊燕迪教授給近200位市民講解我國的交響樂發展史。該講座剛在線上公布后,短短10分鐘內60個預約名額就被“瓜分”完畢。一些市民告訴記者,能在上音的課堂里聽講座,是他們的一個心愿:
【 像楊教授講這個課程,是帶著歷史感來看交響樂,1879年136年中國交響樂歷程回顧一下,這種教學式的講座特別有魅力。
綠樹成蔭,還有樂聲,感覺自己完全沉浸在藝術的氛圍中。】
【音樂實況】
下午1點半起,40堂一對一公益音樂課先后開始,由上海音樂學院的教授或者研究生博士生給愛樂市民把脈。在平時由專業學生使用的一間間練琴房里,二胡、鋼琴、小提琴、古箏、竹笛等課程正在進行中,每節課45分鐘,前來參加活動的有7、8歲的小琴童,也有兩鬢斑白的老人。年屆七旬的陳老先生正在作曲系研三學生吳雯的指導下,彈奏著巴赫的多聲部練習曲。
【音樂實況】
每彈奏一段,吳雯都會指出陳老先生在指法、節奏、強弱度等方面的優缺點。坐在上音的琴房里練琴,也讓陳老先生感覺自己仿佛回到了學生時代:
【因為我自己學琴是自己識譜,自己彈的,自己彈總是像瞎子摸象一樣。這里一對一講地很仔細,很多東西我原來是力不從心的,她也給我分析出來了,這個方式最好能夠多堅持。】
而吳雯感覺這也是一種教學相長:
【能夠接觸到不同年齡成、不同等級的學生,讓我獲得更多的經驗,因為我自己是作曲專業,專業上的優勢也可以立刻教給他們,而且是種挑戰。(對不起,我。。。)】
話音未落,陳老先生又馬上向吳雯請教起下一個問題來。記者看到,有些市民來不及預約,也特地趕來,坐在一旁靜靜聆聽,如此求知若渴,也讓老師很感動。
【音樂實況】
廣場上,一個銅管五重奏正在給市民演繹爵士樂,陽光和煦,微風輕拂,樂音繚繞。在接下來的一周里,市民還可以看到多支參演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的樂隊的排練,觀摩碩士博士論文答辯,在課堂上聆聽名家的講解,與音樂來一次深情相約。
以上由東廣記者顧振立報道。
錄:奔跑為公益
“中智杯”第十屆世界著名在華企業健身大賽開幕式暨慈善健康跑,昨天在世紀公園開跑。數千名白領一起奔跑,既為自身健康,也為眾多公益機構籌集善款。請聽報道。
加班、熬夜、壓力大,久坐辦公室的白領多處于亞健康狀態。中智慈善健康跑號召白領們在周末,與家人一道跑起來。周日一早,陽光明媚,世紀公園里到處是身穿橘黃色T恤奔跑的年輕人。美亞保險的小包說,自己非常喜歡跑步,每天早晨繞小區跑一圈,神清氣爽:
【我一直都很喜歡,一般跑兩三千米,整個人精神會好很多,工作效率也能提高】
美孚石油的小趙工作之余,不是打羽毛球,就是跑步,他說,運動可以減壓:
【平常晚上也就跑個五公里左右,它可以釋放壓力,給自己獨處的時間,想想事情,聽聽音樂放松一下】
小學二年級的小樂跟媽媽一起來,除了體育課跑跑跳跳,她很少體育鍛煉,媽媽希望她能多運動:
【一般雙休日我們帶她會去公園玩玩,但特定的運動健身我們沒有的,平時我們運動比較少,希望她多參加這樣的活動】
三公里,對愛跑者不算什么,而平時疏于鍛煉的人,跑下來還是氣喘吁吁,滿頭大汗。每一位沖過終點的人都能獲得由中智公益基金提供的20元慈善愛心券,可以捐贈給現場的公益機構。小常和愛人把愛心券投給了上海根與芽青少年活動中心,還購買了不少義賣品:
【男:多種點綠色嘛;女:多種點樹,畢竟環境好一點,空氣好一點,大家都會更健康】
現場,“一個雞蛋的暴走”、“愛飛翔鄉村教師培訓”等公益組織,也吸引很多年輕人慷慨解囊。奔跑為公益的形式,特別得到大家的認同:
【本身做運動也是一種非常正能量的事兒,公益更多的是把自己的正能量帶給別人,我覺得是非常好的形式,這種公益更多被年輕人接受】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