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來自莫扎特故鄉奧地利的薩爾茨堡室內樂團為國家大劇院第七屆五月音樂節拉開序幕。當晚,浪漫多彩的“薩爾茨堡之夜”為“五月音樂夜”點亮了為期23天的航程。
海頓、莫扎特勾勒唯美“薩爾茨堡之夜”
薩爾茨堡室內樂團扎根于古典音樂大師莫扎特的故鄉,被譽為“恪守傳統又張揚個性”,半個世紀以來,塑造出了獨一無二的“薩爾茨堡之聲”。而海頓、莫扎特的作品更是樂團多年來闖蕩古典樂壇的“金字招牌”。1日晚,樂團的演奏讓在場觀眾享受到了唱片之外的“高保真”現場演繹。
樂團開場首先帶來了海頓的第44號交響曲,這部被稱為“悲傷”的作品不僅是作曲家最愛的一部作品,也有不少出色的錄音版本為廣大樂迷所津津樂道。而樂團的演繹則彰顯出了內在的深厚“功力”,尤其是慢板樂章,弦樂娓娓道來,將海頓式的悲傷涂抹上了一層美麗柔和的色彩,令人沉醉。而接下來的莫扎特與海頓的兩部雙簧管協奏曲則與之形成了對比。清新的旋律自演奏家們的手中流出,精雅細致又不失明快靈動,不僅技巧無懈可擊,無與倫比的樂思又將古典雙簧管的特性發揮得淋漓盡致。而壓軸的莫扎特第41號交響曲的演繹亦令人折服,隨著音樂的展開,觀眾似乎“穿越”到了薩爾茨堡,盡情享受音樂所帶來的馨芳和愉悅。
20場音樂會浪漫來襲
“薩爾茨堡之夜”僅僅是第一個美麗的開始,國家大劇院五月音樂節還將會有更多不同風格的“星樂夜”共同構成一場專屬于室內樂的盛大“夜宴”。
5月3日,小提琴大師平夏斯·祖克曼攜手大提琴家阿曼達·福賽斯,以及魯賓斯坦鋼琴大賽金獎得主安吉拉·鄭描繪了一場“貝多芬之夜”,帶來《鬼魂》《大公》等頗具特色的三重奏作品;9日,由藝術家呂思清、秦立巍、孫穎迪組成的“美杰三重奏”一如既往地打造異域風情之旅,描繪與眾不同的德沃夏克、斯美塔那的“波西米亞之夜”;在17日的“星空”之夜中,打擊樂家柯林·克里將與米羅弦樂四重奏一道,以大量打擊樂配器的全新嘗試,風格各異的新音樂形式和元素,開發出一系列富含色彩、活力與創意的“混搭”之作。
整個“五月音樂夜”將在5月23日閉幕之夜中掀起高潮。指揮大師喬納森·諾特、大提琴巨匠米沙·麥斯基與班貝格交響樂團的交響盛宴之后,午夜時分,一年一度的爵士樂專場“午夜玫瑰”將再次如約而至。無法抗拒的非洲與古巴民間節奏,爵士、古典、拉丁三位一體的最佳融合,都將在古巴自由爵士樂隊的渲染中營造出一個充滿想象的動感之夜。
除了主題色彩濃厚的“樂夜”,“五月音樂夜”在演出曲目上也處處營造出夏夜獨有的浪漫氛圍。如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與首爾愛樂樂團將帶來皮亞佐拉的《自由探戈》,美杰三重奏則將帶來香氣四溢的《咖啡音樂》,朱亦兵大提琴樂團將用音樂訴說《紅樓夢》中的悲歡離合,芬蘭拉蒂室內樂團的《親密之音》更是極盡浪漫甜蜜,令人甘愿沉淪。
室內音樂的盛宴
每年五月,國家大劇院都會匯集世界頂尖音樂力量,在室內樂舞臺上展現藝術家們的靈感與創新。國家大劇院演出部的王路藜說:“幾年前我們邀請國外樂團為五月音樂節單獨來一趟,他們很猶豫;時過境遷,現在一些國際上的經紀公司、室內樂團都會主動提前把演出計劃告訴我們,甚至會把巡演線路盡可能向北京靠攏。”
今年的五月音樂節,國家大劇院特別邀請了小提琴家呂思清擔綱藝術總監,大提琴家王健與上海四重奏分別擔綱駐節藝術家與駐節團體,這些優秀藝術家的深度參與不僅為藝術品質保駕護航,也會為音樂節帶來更加蓬勃的風采。呂思清認為:“音樂應該是和心靈間的溝通,讓人們感受到彼此的親密。五月音樂節就是這樣一個對話平臺。它在中國室內樂推廣方面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反響。”而大提琴家朱亦兵也坦言:“五月音樂節已經將室內樂推廣開來,并始終堅持做精、做細、做內在。我們藝術家要做的,就是把心中的感恩和想說的話,用音樂這種無詞的語言奉獻給大家。”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