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晚,由廣州市教育局和廣州交響樂團共同主辦的“廣州學生交響樂團2015母親節音樂會”在星海音樂廳舉行。當晚,廣州交響樂團駐團指揮、廣州學生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景煥和廣州學生交響樂團助理指揮陳瑜執棒音樂會。音樂會中,去年12月剛成立的“少年交響樂團”為大家帶來了交響樂名曲大串燒《交響樂是什么》,而“青年交響樂團”則演奏了高難度的作品—著名作曲家陳其鋼運用京劇元素創作的鋼琴協奏曲《二黃》、著名作曲家趙麟取材玄奘“大唐西域記”所創作的大提琴與笙樂隊雙協奏曲《度》、德國作曲家理查施特勞斯的交響詩《蒂爾的惡作劇》和俄羅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鳥》組曲。
廣州學生交響樂團是在“廣州交響樂團附屬青少年樂團”的基礎上合作共建的,是我國首個由職業交響樂團建立和管理的青少年樂團。3年前的5月13日,樂團在星海音樂廳舉行了首演音樂會。成立至今,樂團已演出30多場音樂會。今年8月15日,樂團將被邀請赴德國柏林參加“歐洲青年古典音樂節”,國內只有中央和上海二個音樂學院的青年交響樂團此前曾受邀參加過該音樂節。樂團還在2014年12月組建了以10歲至14歲學生為主體的“少年交響樂團”,三年來越來越多的樂團成員成為各自學校樂隊的主力骨干,帶動了廣州市學校樂隊和藝術教育的蓬勃發展。
據廣州交響樂團團長陳擎介紹,該樂團成立的初衷是想把中小學藝術教育和學校樂隊建設鋪得更廣,“經過3年努力,傳統學校的樂隊水平見長,據我所知執信中學交響樂隊近期排練的曲目,已經和我們差不多,里面有不少同學都在廣州學生交響樂團受訓。雖然在樂團里,80%的孩子將來并不會從事音樂方面的工作,但這卻是綜合素質的一種發展。廣州學生交響樂團有自己的音樂季,每年都有10場以上的演出,3年前成立之后便把它作為"中小學生交響樂普及音樂會"。”
對于廣州學生交響樂團的發展模式,湖南和浙江等地也紛紛效仿,“我希望交響樂可以走進課堂。這種模式能帶起一個話題和風潮也是件好事,青少年藝術教育是長遠的事情。這次算"廣交"和教育部門跨部門合作成功的第一步。今年5月底,我們還會把培訓目標放在中小學音樂老師上,目前已經超過100多位老師報名并通過批準。”陳擎說。
當然,學生對不同樂器種類的喜好也冷熱有別,此前報考的考生里面700人有三四百人挑小提琴,“像長笛、單簧管、低音提琴依然生源不足,如果大家愿意學,我愿意降低降低門檻。”談到藝術特長生的問題,陳擎表示,特長生學習和學生自愿學習并不矛盾。“關鍵要看學生自己愿不愿意學習這個特長,最重要的是要有樂趣。孩子都有表演欲,像這段時間廣州天氣不好,他們都風雨無阻,甚至在中高考前夕也一樣,這是他們人生一種很難得的經歷。”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