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放寒假了!終于可以好好休息了!”中央音樂學院的蘇教授慨嘆。忙碌的一學期終于結束了,本學期,她總共帶了三十多名學生,既有研究生、本科生,也有附中學生,除日常教課之外她還要對學生進行比賽前指導、音樂會前指導,每天忙得昏天黑地,在她看來,大學音樂老師忽然變成最忙、最瘋狂的職業。
這一切,源于中央音樂學院近年開始實施的一項新制度——大學老師可以教附中學生,附中老師可以教大學生。大學老師為什么要去教附中學生?附中老師是否有精力教大學生?這一制度是否真正受到師生們的歡迎?
“打通”成趨勢喜憂各不同
西安音樂學院管弦系大提琴教研室主任韓小鷹認為,對于學生來說,大學和附中“打通”之后,可選擇的老師更多了,當然比較有利,尤其是附中的學生,如果未來想升入自己學校的本科,直接可以選擇本科的老師。另一個好處在于,同一個老師所教的附中學生和大學生組成了一個團隊,在這個團隊里,學生們能夠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她介紹:“這學期我一共教了16名學生,其中,附中學生7名,本科生7名,研究生2名。這些學生經常在一起排練、演出,他們互相學習、互相督促,形成了良好的團隊合作氛圍!
韓小鷹說:“其實,我們學校實行這個‘打通’的制度已經有些年頭了。據我了解,現在全國各大音樂學院都已逐漸開始實行這個制度,這一趨勢已經成為必然。老師們必須正確面對、適應這種大趨勢!
對于教師來說,首先需要面對的挑戰就是增加的工作量。其次,必須提高自身素質,采用更多好的教學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增加對學生的吸引力。
竹笛演奏家、星海音樂學院附中民樂學科主任張帆認為,如果教師在專業教學能力、舞臺表演等各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形成優質品牌,其生源一定非常充足!拔覀兏街泄芟摇撉、民樂專業的老師大多年輕、富有激情、教學實力強,取得了家長的普遍信任,因此,還沒有哪位學生一進高中就要求本科老師來教。比如,從烏克蘭來我校執教的優秀鋼琴老師波波娃,其教學非常有特色,我校優秀學生、曾獲中國音樂金鐘獎鋼琴金獎的劉云天在附中時即師從波波娃,正因為有了這位優秀教師的吸引,劉云天上大學就在星海音樂學院,一直跟隨她學習!
天津音樂學院聲樂系教師毛慧曾經在天津院附中任教三年,他介紹:“聲樂和器樂不太一樣——器樂專業的學生起步早、在高中階段大多技術已經比較成熟,而聲樂專業的學生一般從高中才開始學習,附中階段屬于啟蒙階段,教附中的學生與教大學生完全是不同的兩套體系與方法,大學的聲樂老師對于教高中學生可能很生疏,并不太在行。因此,目前我們大學聲樂老師很少教附中的學生。另一方面,附中本身聲樂專業的師資力量比較強,所以,附中的老師并不擔心被大學老師搶走好生源。另外,由于近幾年擴招導致學生人數增多,僅僅教附中的學生,工作量就已經接近飽和,附中的老師們基本上沒有多余精力去教大學生!
好生源去哪了?
在音樂學院里,大學教師對優秀生源的擔憂多過附中老師,大學老師更愿意直奔附中挑選優秀學生。這是否暴露出考入音樂學院的優秀學生數量不夠多的現實?優秀學生流失到哪里去了?
據了解,對于地方音樂學院來說,每年附中畢業的優秀學生分流的渠道主要有兩個:其一是到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這三所音樂專業高校。據星海音樂學院附中民樂學科主任張帆介紹,每年,該校畢業生大約有三分之一考到其他高校,例如,去年作曲系9名學生中有7名分別考進中央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另一個分流渠道就是出國留學。直接從附中升入本校讀本科的優秀學生越來越少。
中央音樂學院這樣的重點院校,也面臨著因附中生出國留學而流失大量優秀學生的狀況。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鋼琴教師楊珊珊分析:以鋼琴為例,從專業學習的角度看,鋼琴起源在西方,有條件、有機會的學生多半會去起源地深造,這也在情理之中。從國內的就業形勢看,鋼琴專業的學生如果沒有碩士以上學位或者海外留學經歷,在國內很難找到好工作。因此近年來,鋼琴專業的學生出國留學的越來越多。
啟德教育集團發布的《2013年中國留學市場盤點和2014年趨勢展望》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留學生人數突破45萬,比2012年增長了3.58%,其中,藝術類(包括音樂)專業名列留學熱門專業第三位。留學人員的年齡層次逐漸從23歲降至16歲,即出國讀本科和高中的學生越來越多,低齡化趨勢明顯。比如,從2005-2006學年到2012-2013學年,中國赴美讀本科的人數八年間,增長了約十倍,中國在美就讀私立高中的人數增長了366倍。
那么,近些年國內藝術生高考擴招的數量難道不能填補學生出國留學產生的空洞?為什么好學生數量不增反降?
“精英其實沒有那么多,藝考擴招進來的學生多半基礎差。就聲樂專業來說,很多學生只是通過社會培訓機構突擊學習幾個月,根本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專業訓練,有些學生只會唱考試要求的那幾首歌!毙呛R魳穼W院附中副校長段嶺表示,現在國內連農業院校都設有音樂專業,高考音樂專業錄取分數降低了,音樂學院的門檻大大降低,素質好、接受過系統訓練的專業學生太少了!坝行┛忌M入中央音樂學院二試、三試被淘汰之后進入我校,這些學生專業水平相對還算不錯;有些學生是因師范大學或綜合性大學調劑專業的需要分配到我校;有些考生因為文化課成績好而綜合排名靠前,但他們是普通中學的畢業生,音樂專業基礎并不好,可是,按照現行制度我們對這樣的考生必須予以錄取,F在藝考‘拉簾子’的制度讓考官老師沒辦法看到考生的形象,以至于經常招進來一些文化課成績好但形象差、專業基本功也差的學生。同時,一些專業素質好的考生因為文化課不過錄取線而沒辦法破格錄取。長此以往,音樂學院能夠招到的優秀專業學生只會越來越少。”
看來,大學老師進附中尋找優秀生源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星海音樂學院附中教師張帆表示,與音樂學院附中接受過專業系統培養、訓練的畢業生相比,從社會上擴招進來的學生綜合實力差了很多,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兩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比如,大學合奏課的教授普遍反映,在附中時就已經頻繁參加樂隊演出、上過合奏課的專業學生在大學的樂隊里如魚得水,而普通中學進來的學生多半會比較吃力。相比之下,大學老師當然傾向于教那些專業素質高的學生了。
建議:給予地方院校優惠扶持政策
如何減少優秀學生的流失?
星海音樂學院附中副校長段嶺認為,提高教學質量、增加自身的吸引力是地方院校必須著重解決的問題。教育主管部門也應給予地方音樂學院一些靈活的優惠政策扶持,比如,給地方音樂學院附中每年保送一定數量的優秀學生升入本校的權力;對于專業突出而文化課稍差的“好苗子”予以破格錄取的權力;給優秀生多一些在國內外演出、學習交流的機會,對于在國內外音樂比賽獲大獎的學生給與優厚的獎勵等。她說,畢竟國內高考競爭很激烈,考入北京、上海的三大院校難度很大,如果優惠政策落實到位,一定能夠吸引大多數優秀學生留在本地。
另外,設立音樂學院附中的目的,原本是為高校輸送、培養少數優秀的演奏家與演唱家,它是精英式教育,應與普及、推廣型教育分開,兩者在教育體系、教學方法上完全不同,在教學資源的配置(如師資力量的配置)上也應區別開,才可能達到高效率。(徐麗梅)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