㈡參考書目
⒈張洪島主編《歐洲音樂史》,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年版。
⒉鐘子林編著《西方現代音樂概述》,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年版。
⒊于潤洋主編《西方音樂通史》,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年版。
三、和聲
㈠主要內容
⒈為旋律配和聲:在近關系調轉調的范圍內。
⒉分析古典樂派時期的音樂作品或作品片斷的和聲進行及簡述其和聲語言的運用特點等。
㈡參考書目
⒈《和聲學教程》1―35/斯波索賓 等 人民音樂出版社
⒉《中國藝術教育大全·音樂卷·和聲學教程》上海音樂出版社
四、曲式分析
㈠主要內容
⒈理論部分
用適當的文字描述分析對象在結構、和聲、材料等方面的處理情況及發展脈絡。
目的:測試考生音樂作品分析理論的掌握與熟悉程度。
考試方法:名詞解釋、填空、問題解答。
范圍:音樂基本表現手段、音樂發展手法、各種曲式的特點及相互比較 、與作品分析有關的和聲問題、與作品分析有關的題材和體裁(詳細范圍見參考書目)。
⒉分析部分
目的:測試考生的曲譜分析能力和對曲譜的曲式類型的判斷能力。
考試方法:要求考生能對指定曲譜的局部或全部作結構分析,能制作局部或全部的結構圖示,能對所制作的圖示作必要的文字描述;判斷指定曲譜屬于何種曲式類型,用適當的文字描述分析對象在結構、和聲、材料等方面的運用情況,并論述結論的依據。
范圍:一部曲式到快板樂章的奏鳴曲式(詳細范圍見參考書目)。
㈡參考書目
⒈《曲式與作品分析(修訂版)》,吳祖強 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3年6月北京第二版。
⒉《曲式學基礎教程》謝功成 著 人民音樂出版社 1998年
⒊《曲式與作品分析》李吉提 著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2003年
五、作曲專業基礎
㈠主要內容
作曲及作曲技術理論基礎。
㈡參考書目
⑴《音樂的分析與創作》 楊儒懷 著 人民音樂出版社
⑵《音樂分析基礎教程》 彭志敏 著 人民音樂出版社
⑶《和聲學教程》【蘇】 伊·杜波夫斯基、伊·斯波索賓、斯·葉莆謝也夫、符·索科洛夫 著,陳敏譯 人民音樂出版社
⑷《和聲的理論與應用》 桑桐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⑸《和聲分析教程》 楊通八 著 上海音樂出版社
⑹《管弦樂法原理》 里姆斯基·科薩科夫 著
⑺《復調音樂教程》 于蘇賢 著 上海音樂出版社
⑻《復調音樂寫作基礎教程》 陳銘志 著 人民音樂出版社
六、中、外舞蹈史
㈠主要內容
⒈中國舞蹈史
⑴我國古代各個歷史時期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其內容、形式、特點,及其歷史作用。
⑵我國古代各個歷史時期著名的舞人及其表演風格與代表作。
⑶我國古代著名的樂舞理論家及其論著和主要思想觀點。
⑷我國古代宮廷樂舞(管理)機構的名稱及其任務和作用。
⑸我國古代舞蹈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變化,及其對我國舞蹈藝術發展的影響。
⑹中國近現代、當代史上,著名的舞蹈家及其藝術成就。
⑺中國近現代、當代具有代表性的舞蹈、舞劇作品,其內容、形式、特點,及其歷史作用。
⑻中國近現代舞蹈活動中,著名的“新舞蹈藝術運動”、“延安新秧歌運動”、“邊疆音樂舞蹈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