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舞蹈史》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的
本考試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對中國舞蹈歷史的發展脈絡及其特點的系統掌握。
二、考試基本要求
1. 準確把握中國古代舞蹈各個歷史階段的基本概況及其特征。
2. 了解掌握中國古代舞蹈的基本類型、重要人物、作品及其主干問題。
3. 熟練運用中國古代舞蹈發展規律分析相關問題。
三、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原始舞蹈
一、原始舞蹈的起源
二、原始舞蹈的發展
三、原始舞蹈的特點
第二部分:夏商時期的舞蹈
一、奴隸制時代樂舞發展的特點及就
二、甲骨文中記載的祭祀舞
第三部分:兩周時期的舞蹈
一、兩周時期樂舞的發展
二、樂舞的教化和政治作用
三、表演性舞蹈的發展
四、樂舞理論
1、儒家樂舞理論
2、墨家樂舞理論
第四部分:漢代時期的舞蹈
一、漢代舞蹈的發展
1、漢代百戲
2、漢代女樂
3、禮節性舞蹈
4、宮廷雅樂
5、舞蹈文化交流
二、 漢代舞蹈藝術的成就
1、舞蹈技藝和創作水平的提升
2、舞服舞具的巧妙運用
3、著名舞人及藝術成就
4、樂舞理論與審美特征
第五部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舞蹈
一、“清商樂”的發展脈絡
二、禮節性舞蹈的發展
三、樂舞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四、舞蹈的技藝水平與審美特征
第六部分:唐代時期的舞蹈
一、盛唐樂舞的發展特點
二、唐代著名舞人及其藝術成就
三、唐代宮廷和民間具有代表性的樂舞作品
四、唐代舞蹈的藝術成就和審美特征
第七部分:宋元明清時期的舞蹈
一、宋代舞蹈發展的特點
1、繼承變革中的宮廷樂舞
2、繁盛的民間樂舞
3、純舞漸衰時的優秀舞者
4、唐、宋樂舞傳高麗
5、德壽宮舞譜
二、元明清舞蹈藝術的傳承與變異
1、宮廷宴樂的發展
2、戲曲舞蹈的發展
3、民間舞蹈的發展
4、著名舞人及其藝術成就
山東藝術學院2015年碩士研究生《作曲技法基礎理論》考試大綱
推薦閱讀: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