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程的理性認識
大多數人在音程聽辨練習中忽略了這樣一問題,即是很多學生對音程的構成、性質、協和程度、轉位、等音程等等基本理論知識僅停留在書本上和練習中,不能熟練地在聽辨練習中進行運用,看似是一個基本樂理的問題,其實是解決學生音程聽辨的又一個關鍵所在,理論知識要與聽辨練習結合起來進行,理論是指導實踐的基礎,任何沒有理論指導實踐的練習,都是徒勞的,將會出現學生只會做音程的題目,而不會聽辨音程的不正常現象。所以,要求學生.理論上的知識一定要理性的掌握,并能在聽辨練習中靈活自如的運用。
二、音程的感性認識
學.生能準確快速地說出音程的級數、音數、性質、協和程度、轉位、等音程等相關知識,再進行音程的聽覺、摸唱、聽記等訓練,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單音的音高聽辨訓練
單音音高聽辨,特別是白鍵盤上的自然音級聽辨,在音程的聽辨練習中是基礎,是聽、唱、記好音程的前提。接觸過很多的考.前.生,往往他(她)們的聽辨能力難已達到一個較高地水平,其主要原因是白鍵盤上的音過不了關,不能牢牢地記住音高。而且越是較協和的音程越易混淆。解決的辦法是:
建立標準音高概念,必須牢記,時常和標準音校對音高。
任意地彈出f-g2上的白鍵音高,速度從慢到快,進行聽、唱、模等練習。
結合音階和和弦的構成進行訓練。
易錯誤的音高單獨經常性地訓練。久而久之,學.生一般會在一定的時期內,能快速準確地說出白鍵盤上的音高,為下一步聽辨音程打下基礎。
2、音程的構造訓練
有了單音的基礎,就可以把兩個音為一組,用分解的辦法,由慢到快的訓練。其道理是:學生首先在慢速的狀態下,聽到的音響效果是先后嗚響的兩個音,即旋律音程,隨著熟練程度的掌握,速度的加快,快速分解的兩個音程便接近同時鳴響,即和聲音程,其速度、難度要因人而異。音程的度數、性質及協和程度等內容的訓練,可以按同一類型或不同類型進行同一性和對比性的訓練。再就是根音保持冠音移動,或者是冠音保持根音移動的訓練。這種訓練方法是旋律音程和和聲音程的交叉混合練習,訓練學生在和聲音程的鳴響狀態下的旋律聽覺和在旋律音程的鳴響狀態下的和聲聽覺。
3、音程的三度搭橋練習
三度搭橋練習非常重要,就像一彈鋼琴要天天練習哈農一樣,音程練習也一樣,也可放在單音中進行練習,只所以單獨列出來作為一項練習,也可以說三度搭橋是構唱和聽辨音程的一把尺子,訓練的方法是,可以在不同的白鍵音級上,以任何的一個音級按上下行三度構成進行搭橋練習.。
4、音程的協和程度的聽辨練習
協和音程主要是純一、四、五、八度的練習,這幾對音程在聽辨過程中,易錯易混,就像兩組比較靠近的色彩一樣。在聽辨過程中,感覺比較協和的音程,可以肯定它是純四、五、八度,再依據音程的寬窄判斷是純四、五度還是純八度。純四、五度的音程依據三度搭橋進行判斷。協和音程還有大小三、六度。它屬于不完全協和的哪一類,它既沒有純四、五、度那樣的協和,也不會象大小二、七度那樣的尖銳刺耳。然后依然依據音程的寬窄來判斷是大小三,還是大小六度,大小三度要直接聽出來,大小六度依據三度搭橋來判斷。剩下的就是不協和音程了。大小二度要求要直接唱或聽出來,因為它是構成音階的基礎,大小七度同樣依據三度搭橋判斷。距離比較適中的不協和音程,可以直接判斷它是增四度音程,即三全音。
通過以上有步驟,有目的、有順序、有要求的訓練,且在練習的內容、速度、行進步驟的有機調控下,學生的視唱練耳會有較大的進步,當然,訓練的方法,內容和步驟是多樣的,因時、因地、因人都在不但的變化之中,只要有一套適合自己制定的訓練方法,相信都會成功的解決練耳教學中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