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耘暢在演奏古箏。 王云 攝
南方日報訊 (記者/高薇 通訊員/李佩佩)三年苦學后便在國內外大型比賽中嶄露頭角,六年強化學習技藝逐漸爐火純青,九年不懈努力終于敲開夢想之門。這是“古箏女孩”胡耘暢的學藝歷程寫照。昨日,記者從中山市一中獲悉,胡耘暢從全國162名參加清華古箏藝術特長生考試的考生中脫穎而出,成為唯一獲得今年高考降60分錄取政策的考生。
胡耘暢愛上古箏完全出乎家人意料。三年級時,她在學校文藝晚會上聽到同學用古箏演奏《茉莉花》,一下子就被悠揚清澈的樂音打動了,于是向父母提出學箏的想法。隨后,在家人和指導老師的支持下,她進行了三年苦練,在六年級時通過中國音樂學院古箏九級,在“2006年蒲公英藝術新人選拔大賽”以及“2007年首屆香港國際青少年藝術節”等多次表演比賽中獲得金獎。
去年12月初,清華大學藝術特長生招生簡章出爐,古箏項目有一個名額。看到這個信息時,胡耘暢心動了,“很想試一下,我相信自己能行。”今年1月,在媽媽的陪伴下,她前往清華大學參加考試。可是,天公不作美,剛到北京第二天,她就感冒并發起了高燒。倔強的她選擇了帶病參考,并憑借扎實的功底通過了162人參加的初試,成為進入復試的10名考生之一。
復試時,除了文化課考試外,還有8分鐘的演奏表演。胡耘暢原打算選擇《云裳訴》和《臨安遺恨》兩首悲情但十分有表現力的曲子。可在“軍師”父親的指導下,她臨時將《臨安遺恨》改成了比較歡快的《雪山春曉》。“我想讓評委老師看到全面的現場表現力。”胡耘暢說,除了技巧,她最大的優勢就是對曲目的理解和把握,能通過現場表現力感染評委老師。因此,考試時,她發揮自如,最終超過其他考生,爭取到了唯一的加分錄取名額。目前,她已與清華大學簽訂了協議,今年高考將享受降60分錄取的優惠政策。
黑檀木——一般市場價6000以上 黑檀木屬于高級的木材,是世界上最稀少、最名貴木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