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拉赫瑪尼諾夫
由安東·魯賓斯坦奠基的俄羅斯鋼琴學派,是同李斯特的鋼琴演奏藝術一脈相承的,吸收了他感情鮮明、熱情奔放、以創造性的態度對待所演奏的作品等浪漫主義演奏風格特點。要求純樸,忠于原作,反對浮夸和不追求外在的效果而要求表現的真摯。拉赫瑪尼洛夫于1910年在美國的專業雜志《練習曲》上發表的這篇文章,正是談論這些特點。雖然是近100年前的作品,但是對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指導意義,是在今天音樂藝術日益機械,人們對藝術評價的標準日益模糊的時候,尤其具有特別意義。
再創造作品的真正構思
我們恐怕很能算出第一流鋼琴演奏有多少突出的特征。但是,如果學生挑出十個最重要的特點,并且對它們—一加以分析研究時,一定會從可供他以后思考的事情中知道許多東西。歸根到底誰也無法在刊物上說出教師在實際接觸中所傳授給學生的一切。 開始研究一首新作品時,理解它的總的樂思特別重要,必須力圖看清作曲家的基本構思。 當然,還有應當逐步克服的純技術難關。但是,在大學生不能按較大的比例再創造作品的基本思想以前,他的演奏象是一種音樂大雜燴。 每個作品都有一定的結構布局。必須首先把它找出來,然后按照作者的藝術風格把作品結構架起來。 您問我:“學生怎樣才能對作為一個整體的作品有正確的認識?”顯然最好的辦法是聽聽音樂解釋的聲望不容置疑的權威鋼琴家是怎樣演奏的。但是,許多人沒有這種機會。往往教師從早教到晚,他自己也不能把作品演奏得完美無暇。然而,從教師那里還是可以吸取一些東西的,因為教師根據他的才能可以使學生對作品的藝術價值有一個總的認識。但是,如果學生很有才華,即使聽不到技術高超的鋼琴家和教師演奏,他也不應當感到無望。 才華!不錯,這是最偉大的力量,它最能了解一切藝術的秘密和揭示真相。有才華的演奏家仿佛直覺地抓住那使作曲家在寫作時激動的思想,而且作為真正的解釋者,把這些思想用相同的形式轉達給聽眾。
技術性技巧
不用說,技術性技巧對希望成為第一流鋼琴家的人來說,是一件頭等重要的事情。不能想象出色的演奏不具有技術干凈、快速、清晰和靈活的特點。鋼琴家的技術條件應當符合他所演奏的作品的要求。自然,會遇到個別需要專門練習的經過句,但是一般地說,如果演奏家的雙手和頭腦鍛煉的程度不能克服新學的作品中基本困難,技術就沒有什么價值了。在俄國的音樂學校里很重視技術。也許這是近年來如此厚待某些俄國鋼琴家的一個原因。……在技術方面,全體學生都必須達到很高的專業水平。誰也不例外。……學程有好幾年。頭五年里,學生通過學習那本在各音樂學院里廣泛采用的哈農練習,獲得了大部分技術性技能。事實上這是唯一采用的正規技術練習集。這些練習都在C大調上。集子包括音階、琶音和其他各種技術練習。考試放在第五年年底。它分成兩個部分。學生先考技術,隨后他應當表現藝術地處理樂曲、練習曲等等方面的技巧。但是,初試不及格的人就不許參加復試。學生把哈農練習彈得滾瓜爛熟,哪一條是第幾號都知道。主考人可以要他彈(比如說)練習第17號,或是第28號,或是第32號等等。學生立刻在鋼琴旁坐下來就彈。雖然原譜中所有的練習都是C大調,但是考官有權要他在隨便哪個調上彈。練習曲學得很仔細,達到這樣的程度,就是被考者必須在指定的調上彈.同時也用拍節機來考試。學生知道他應當按照指定的速度來彈練習。主考人確定一個速度。人們便打開拍節機。、比如說,要求學生用拍節機的120。八個音符一小節來彈E大調音階。如果他能彈下來,便給他打相當的分數,允許他參加復試。我個人認為,深遠的技術要求是一個迫切的問題。能演奏幾首樂曲并不等于掌握音樂專業。這很象那個總共才只有幾支旋律的八音盒。學生應當理解技術是包羅萬象的。以后讓學生彈技術上較難的練習。比如說道濟格和車爾尼的練習,它們同樣享有應受到的歡迎。亨瑟特雖然在俄國工作了很久,他的練習曲卻不那么有名。可是它們卻是與肖邦練習曲相媲美的樂曲。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