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學類、中西音樂史類各研究方向適用】
【漢族民間歌曲與民間歌舞音樂】
一、漢族民歌
漢族民間歌曲(簡稱“民歌”)包括各個歷史時期產生流傳的漢族民歌,一般包括傳統民歌、革命歷史民歌、新民歌。要求考生以本科階段所學課程為主要復習對象,首先強調對常識性內容的熟悉及對民歌的感性把握,同時要求對民歌重要理論問題有一定的認識和思考。
。ㄒ唬┛傉
民歌的定義
民歌的性質和創作、傳承方式等。
2、民歌與生活的關系
民歌產生的原因及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民歌與傳統音樂其它種類的關系;與其它民間音樂形式的關系;與創作音樂的關系。我國傳統音樂指民間音樂的五大類(民歌、歌舞、說唱、戲曲、器樂)以及文人音樂、宮廷音樂、宗教音樂。
民歌的歷史發展簡單脈絡
4、影響民歌流傳發展的重要因素
指地理環境、方言、風俗習慣、經濟條件等。
。ǘ┓诸惙
對“體裁分類法”、“色彩區分類法”、“地區分類法”、“行政區劃分類法”的具體內容有一定了解。
勞動號子、山歌、小調的體裁特征(指其在情感表達方式、演唱場合、社會功用和音樂形式等方面的不同特征)。
(三)主要歌種與曲目
1、主要山歌、小調種類(如“信天游”、“蒲松齡俚曲”等)的流行地及詞曲特征。
2、小調中流行廣泛的“時調”(如“孟姜女”、“茉莉花”等)的流行地及詞曲特征。
3、對各地流傳較廣的勞動號子、山歌、小調代表性曲目有一定了解。
熟悉“風俗歌”、“田(山)歌”等廣泛使用而在劃分上未有定論的稱謂。
知道幾個全國知名民歌手。
二、漢族歌舞
。ㄒ唬┮话闾攸c
對歌舞音樂在表現生活、演出形式、音樂形式等方面的特點有概括性了解。
(二)種類
秧歌、花鼓、采茶、花燈、二人轉、二人臺等舞種的基本情況:流行地域、表演形式、音樂基本特點等。
【說唱】
說唱音樂是音樂學專業本科生的必修課之一,是中國傳統音樂理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考生應比較系統地了解說唱藝術的表演形態、說唱曲種的分類、說唱藝術的發展簡史等概貌以及重要說唱曲種的相關知識,能聽辨說唱曲種的代表唱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