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濰坊市教育局《關于進一步深化和完善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的通知》(濰教字[2010]5號)、《關于印發2012年濰坊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及高中招生錄取工作意見的通知》(濰教字[2012]11號)、《諸城市2012年高中段教育招生工作意見》等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通過深化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多次考試、等級表達、綜合評價、誠信推薦、組合錄取、社會參與的考試與選拔方式,引導初中學校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更好地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自主選拔錄取,更好地促進我校的自主創新發展和特色化建設,更好地為每位學生的成功架起“立交橋”,也為培養高素質人才奠定基礎。
二、綜合素質認定方案
(一)綜合素質認定的依據
綜合素質認定的主要依據是考生的各項標志性成果,標志性成果的具體內容是:
1.初中學校評價結果:根據考生三年的整體表現,由初中學校對畢業生做出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
2.人生規劃成果:考生的人生(職業)規劃及研究報告等成果;
3.“三好”、“優干”:學校及教育行政部門等授予的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和優秀團干部、團員等榮譽稱號;
4.社區實踐體驗結果:考生參加社區實踐體驗活動的優秀成果;
5.社會實踐成果:考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成果及在綜合實踐基地集中學習的成績;
6.社團活動及“五個一工程”成果:考生參加社團活動和“五個一工程”活動取得的成果;
7.研究性學習成果:考生開展小課題研究的成果,包括過程記錄和研究報告;
8.信息技術創新實踐活動比賽獲獎成果:考生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科協等組織的電腦制作與機器人大賽、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信息學初中組奧林匹克競賽的獲獎成果;
9.科技創新成果及研究報告:考生在科學素養教育和“小發明”、“小創造”、“小制作”等活動中獲得的科技創新成果及社會研究報告等;
10.各類“節日”及活動獲獎成果:在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以及文藝匯演中取得的成果;參加學校、教育部門組織的“中華詩文誦讀”、“百家講壇”、“學生論壇”、“辯論會”、“演講會”以及攝影展、書畫展、征文等比賽的獲獎成果;
11.校報、校刊負責人以及節目主持人:考生擔任校報、?皩W校社團刊物的主編、副主編、學生會及學術社團組織的主要負責人,學校電視臺和文藝演出的優秀節目主持人;
12.報刊上發表的文章及作品:考生個人在校報、?徒逃姓块T、學術團體編印的正規書刊發表的文章,在公開出版的報刊和書籍上發表的文學、藝術作品等;
13.“朝陽讀書計劃”成果:考生參加中小學“朝陽讀書計劃”過程中取得的成果;
14.體育考試成績及各類比賽獲獎成果:考生參加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的體育考試成績,以及參加學校、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中學生運動會的獲獎成果;
15.特殊才能展示結果:對于一些有特殊才能但沒有實證性材料的考生,經過本人申請我校進行考核評價的結果;
16.理化生實驗操作考查、綜合實踐活動和地方與學校課程學分認定、信息技術考查、音美考查等級等;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