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莫扎特、貝多芬、華彥鈞音樂風格對比
古典樂派講究樂律平正,和諧動聽,突出的是一個“和”字,而浪漫樂派則注重矛盾沖突、情緒渲泄,強調的是一個“力”字。聽古典樂派音樂仿佛是音樂家為你刮了一陣春風,下了一場細雨,令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對處于心浮氣躁、茫然無緒的人們猶如一副清新劑;而聽浪漫樂派音樂更像是音樂家當著聽眾的面把他內心的所有矛盾、痛苦、斗爭都統統發泄出來,令人勇氣百倍,不失為人們在志氣消沉,情緒低落時的一貼興奮劑。
貝多芬與莫扎特是一脈相承的,莫扎特音樂發展的結果必然是貝多芬。貝多芬命運坎坷,失戀、失聰、養子不教,從他的音樂中,我們仿佛聽到他痛苦的呻吟、憤怒的咆哮、激烈的抗爭。面對困境,貝多芬更像是一位全身披掛、雙目圓睜、一怒拔劍、力戰不屈的斗士;而莫扎特則仿佛是一位已修到“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境界的高士。在我們的想象中,他們的精神家園就是這樣一個畫面:在一條荊棘叢生、危機四伏的路上,貝多芬正排除萬難、高歌猛進,在路的終點是一個陽光明媚、鳥語花香的伊甸園,莫扎特在那怡然自得、沐浴春風。華彥鈞的音樂緩慢而有規則的節奏和穩定凄苦的音調,則滲透了一種剛毅而穩健的氣質,表現了不甘向命運所屈服的性格。④①
五、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如果把莫扎特比作是天鵝,那么貝多芬就是雄鷹,華彥鈞則是大地上生活的強者。④①
參考文獻:
[1]朱秋華,高蓉.《現代音樂概述欣賞》.人民音樂出版社
[2]修海林,羅小平.《音樂美學通論》.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年
[3]曹 理,何工.《音樂學習與教育心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年
[4]余秋雨,《國際現代藝術詞典》 上海文藝出版社
[5]王一寧,楊和平 《20世紀中國音樂美學文獻卷》.現代出版社.2000年
[6]蔡良玉,《西方音樂文化》.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
本文作者為華雷,請勿將本文用于商業用途。
鋼琴(piano forte或forte piano),簡稱piano,是一種鍵盤樂器,用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