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其他藝術門類的音色
眾所周知,好的演奏,可以隨時讓人跟著演奏者的感覺走,令人感受到一些紛繁的色彩。比如二胡曲《月夜》就給人一種銀色月光的細膩感;《春詩》則讓人聯想到春天來臨之后的繁榮景象……除此之外,在演奏的過程中,還可以經常有詩歌的體會,比如《月夜》就能夠讓人聯想到許多詩歌。
三、音色庫的合理運用
“多聯想”后就要“多分析”“多模仿”“多實踐”。這里以《蘭花花》為例。
《蘭花花敘事曲》是以刻畫人物以及敘事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的。作品通過蘭花花這樣一個美麗、善良、天真、淳樸的農村姑娘的典型形象,展現蘭花花向封建勢力抗爭的堅強性格。作品中包括引子和尾聲在內共有五段,由于樂曲的每段都有小標題,所以對音樂的理解就更加容易。
第一段[蘭花花好]描寫了蘭花花的美好形象,一方面是歌唱性的蘭花花主題,音色樸實無華、發(fā)音通透,宛如贊美的歌聲在遠處回蕩。這段運弓要求舒展、流暢,弓弦之間的壓力不能太大,左手觸弦要求準確,揉弦要輕盈、圓潤、速度適中;另一方面是活潑的蘭花花的形象塑造,熱情開朗、無憂無慮、天真淳樸,其中拋弓的運用更是顯示了主人公的活潑形象。
第二段[抬進周家]。這段表現的是主人公由于封建包辦婚姻而嫁進周家地主老財被花轎抬進周家的一幕。其中悲憤的過渡段表現了突如其來的厄運降臨在一個純潔無暇的少女身上,猶如激流崩舟、五雷轟頂,驚變的悲泣、痛切、憤懣之情,音色要求剛勁、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抬進周家]刻畫了蘭花花被逼“抬進周家”的悲傷和訴怨,揭示了蘭花花的愁苦、委屈、凄楚、木然的心態(tài)。剛開始力度要輕,如蘭花花的抽泣聲,隨著力度的不斷增強,音樂表現近似哭腔,以刻畫蘭花花傷心欲絕的痛切心態(tài),這是人物內心變化的寫照,只有逼真才令人感動。
第三段[出逃]。該段以“搖板”的形式刻畫了蘭花花“出逃”的情節(jié)。該段充分展示了顫音、揉弦、快弓、砍弓以及各種弓法的快速轉換,以緊拉慢唱的形式展現了蘭花花的藝術形象,表現了蘭花花只身逃出虎口、前途未卜、緊張惶恐的心緒,以及蘭花花最后的掙扎與呼喚。
[尾聲]再現了蘭花花的主題,這時二胡以徐緩柔和的音色表現變化的主題旋律。最后以淡泊沉郁的音色再現主題,給人無限遐想。
分析之后,就是多聽、多模仿,然后在練習過程中多實踐,再多聯想。當演奏者能夠把自己心中的音樂語調、語氣自然地流露出來,演奏的音樂就是被注入了表情與生命。可見,對二胡音色的合理運用,就是要建立在“胸有成竹”的基礎上,才能更準確地表現作品。
本文作者為祝晨光,請勿將本文用于商業(yè)用途。
高胡 高胡又稱粵胡、南胡。是本世紀三十年代,著名廣東音樂家呂文成將二胡習用的絲弦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