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單元專門介紹著名笛子演奏家俞遜發從多年演奏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笛子徒手練習操即氣、唇、舌、指練習法。經我本人實踐證明,這一練習法簡單易學,省時省力,見效較快。初學者只要堅持練上半個月即可見效,確實是一套有效的方法。
氣練法
第一節:雙腿齊肩分開,膝微曲。兩手臂自然垂于身兩側,口鼻同時緩慢吸氣。與此同時,兩手心相對,自正前方逐漸上舉至胸部,接著雙臂向左右斜向拉開做擴胸動作,盡量使橫隔膜向下壓,氣要吸足,直到不能再吸為止。靜止2秒鐘后,再緩慢地吐氣。兩手臂自兩側上方,手心向下逐漸下垂于身體兩側,恢復到原位。氣要吐盡,口內發出“噓噓”聲,到不能再發出“噓”聲為止,以檢驗自己的確是把氣吐盡了,吸與吐,往返為一次,做16次.
第二節:雙腿齊肩分開,膝微曲,兩手臂自然垂于身體兩側,口鼻同時緩慢吸氣,逐漸使橫隔膜下壓。與此同時,兩手心相對,自正前方逐漸上舉到胸部。接著雙臂向左右斜向拉開,做擴胸動作。氣要吸足,直到不能再吸為止。然后手心向正前,兩臂猛地向前伸直,與此同時運用腹部的收縮機能,以最快的速度將氣猛地噴出,要有爆發力,氣流越急越好,最好將氣一下噴完。重復16次。
第三節:雙腿齊肩分開,膝微曲。兩臂向左右斜做擴胸動作,然后微張嘴,以最快速度,猛地吸進大量的氣,越多越好。再兩手臂自兩側上方,手心向下,逐漸下垂于身體兩側。與此同時緩慢地吐氣,直至吐盡為止。重復16次。
上述徒手練習,是大運動量的運氣,吞吐量已達極點,久而持之就能增大本身的肺活量,增強橫隔膜及腹部機能的彈性。從而可以容納更多的氣,再加上運氣的技術,氣就顯得更長,在演奏時就可以運用自如了。
唇練法
第一節:嘴唇“推拿”。兩手食指按住上唇“人中”的兩邊肌肉,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作旋轉“推拿”(搓揉),正反各8次。然后用兩食指按住下唇人中的兩邊肌肉,同樣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作旋轉搓揉正反各8次。
第二節:緊閉雙唇,使口腔內部做擴大、縮小、再擴大、再縮小的循環往復動作,如吞食物一般。同時打開咽吼部,如同發“啊”的聲音,但是并不發出音。重復16次。
第三節:閉唇嘟嘴,然后兩嘴角向后收,使嘴唇一前一后反復運動。接著上唇包下唇,再下唇包上唇,交替進行。上述動作各作16次.最后,上牙刮下唇,下牙刮上唇,交叉各做16次。
唇練法是著重解決唇部肌肉的靈活性,和風門(唇部)調節的功能以加強唇肌及口腔喉肌對樂曲所需的應變能力.這是省時省力見效的好方法,久而持之就能自如地適應各種樂曲的需要了。
舌練法
第一節:上下齒挨住,舌尖自然抵住下齒,嘴里發出“嗒嘎嗒嘎”聲,四個音為一拍,以每分鐘170的速度,重復16拍為一次,共做8次(根據本身條件可慢可快)。舌的位置向前、靠后各做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