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魁
(樂學院聲歌系副主任教授)
摘要:
聲樂教師的耳,是搞好聲樂教學的基本條件;對耳朵強化劍練并注意聽覺積累,是聲樂教師提高音樂素養和教學水平的基礎工程和基本建設。
關鍵詞:聲樂教學 耳朵,步驟與方法
聲樂是聽覺的藝術
人的感官有視覺、聽覺、嗅覺。以感官而論,藝術可分為視覺藝術和聽覺藝術。視覺藝術如文學、繪畫、雕塑、舞蹈等,聽覺藝術如聲樂、器樂等。至于戲劇、曲藝、電影、電視藝術和配樂舞蹈等,則是視覺藝術和聽覺藝術有機結合的藝術形式。就聲樂而言,盡管人們需要觀看歌唱者的
身段、姿態和舉止,質而言它是屬于聽覺藝術。既然聲樂是聽覺藝術,那么,聽就成為感受聲樂藝術至關重要的環節。我們常說的音樂欣賞,實際上就是一個聽覺過程。它包括官能欣賞、感情欣賞和理智欣賞這樣三個階段。官能的欣賞主要滿足于悅耳, 即好聽。由悅耳好聽,方引起感情的共鳴,最后達到心靈的凈化和理智的升化。顯然,這當中聽是第一位的。比如,在樂迷的世界里,音樂之所以和他們的生活、情感、理念具有那么濃郁而深刻的情結,也是樂聲通過他們的耳朵至大腦的聽覺通道川流不息地融匯滲透,才使其體悟到音樂的全部魅力和意義。作為千千萬萬的普通聽眾,他們每個人觸摸并判斷^樂的惟--標準就是耳朵。每個人長著的耳朵不僅是欣賞音樂的必備條件,而且也是聲樂教學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一個人體器官。
在聲樂教學中,教師須聲情并茂地示范演唱,學生則須通過細聽、賞析、領悟并刻苦練習,才能逐歩增強自己的演唱技能和音樂感受及表現能力。從事聲樂的師生,只有堅持以聽覺為基礎并提高有關的技能和綜合素質,才能達到教學相長的理想佳境。所以,不應該把"聽覺訓練"看作是對優秀學生的"小灶待遇",而應當枧為所有聲樂學生的一種基本功訓練。美國著名的聲樂教育家戈登認為,人的內在聽覺是音樂教學的基礎。所謂的"內在聽覺",是指長期記憶中發揮作
用的儲備聽力,也就是聽覺的積累。聽覺積累,是大量音樂的聽覺整合和藝術概括。而這一切,絲毫離不開耳朵的作用和功能。對于從事聽覺藝術的人來說,有一副靈敏的、具有音樂素養的耳朵,實在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