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我講到,做事做人都得有方向有目標。聲樂教學也是有目標的。不管是哪一種唱法,美聲、民族還是流行,只要進了音樂學院,就要加強科學性、民族性、文化性、時尚性的學習。這四性是聲樂演唱和聲樂教學培養的坐標。科學性^聲樂演唱與科研、與醫學是有緊密聯系的。同學們進了大學之后,首先要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習和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這個科學的發聲方法是指發聲器官要符合人體發聲規律合理而科學的狀態。如果掌握了這個方法,你就掌握了歌唱的工具。有了科學的演唱方法之后,就可以駕馭很多高難度的作品,各類風格的作品。反之,在演唱時就會有擠壓感,很不舒服,所以說歌唱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自然階段,這種自然階段是沒有經過學習,喜歡哪個歌唱家的歌就模仿哪個歌唱家,第二個階段是科學的不自然階段,即學習方法之后有個不適應的過程;第三個階段是新的科學的自然階段。同學們在大學學習期間掌握科學的演唱方法非常關鍵。盡量同學們能在短時間內,一年、兩年、三年,或在畢業之前一定要掌握。有些同學在這個不自然階段停留得太久,失去自信心,最后導致改行,不能唱歌。不自然階段不易太長,在老師給你方法的時候,可能是要培養你一個喉嚨打開的狀態,把氣息放下來,得到髙的位置,深的呼吸。我們歌唱者的樂器是聲帶,所以,能不能調控自己的發聲狀態,能不能調控我們的樂器,完全靠每一個歌唱者的智慧。如果有這個智慧,在老師的指導下,你能很快地掌握,很快地調控自己,讓自己的發聲器官服從大腦指揮, 服從自己的思維,去進行演唱。如果你懶惰不愛動腦子?赡茉俸玫睦蠋熃棠,你都很難掌握。
科學的發聲方法就像數學解方程一樣,不是可有可無的,是一定要掌握。科學方法在各種唱法中體現也是不一樣的。在各聲部體現是不一樣的、在各種風格不同的作品中體現也是不一樣的。美聲、民族、流行這三種唱法訓練發聲技術的時候,是不同的。毎一種唱法體現又更不一樣了。
所以三種唱法共性相同、個性不同。美聲和民族的發聲方法有相通之處,頭腔共鳴的運用,髙位置的狀態,喉垅打開,氣息放下來。喉嚨保持打哈欠的狀態,喉頭就穩定。關于喉頭擺放問題,在男髙音和男中音中較為重視,我發現有很多男生為了讓自己喉頭穩定,就壓喉頭,壓喉頭唱出來就會顯得傻,聲音僵硬。唱歌是一個整體,全身心歌唱,怎樣調整到最佳狀態?還是要靠智慧,靠你的思維。讓歌唱發聲器官完全服從指揮達到一個美好自然演唱境界,還需把歌曲內容情感放到歌唱狀態里^出來,打動觀眾,讓別人喜歡聽你唱歌。所以,思維永遠要走在歌唱的前沿。在你張嘴唱之前,思想已經完全到位了,完全進入一種演唱狀態。好的習慣是要靠平時點滴的積累。將來你們走出校門,各個都是優秀的。不能依靠父母,依靠老師。父母和老師只是在你人生的初級階段,給你指引方向,而不能決定你的成敗。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我培養了一些學生,在三種唱法中,確實也頻頻獲大獎。我覺得我是幸運的,我在北京,首先有一個很好的平臺,大多學生水平比較高。當然老師的引導也很重荽。同學們一定要跟老師合作,這個合作不是聽話,是要有心與心的碰撞,智慧與智慧的摩擦,這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合作。所以我在給學生]:課的時候,首先我要培養他善于動腦經,會學習,掌握好的方法。同學們不能盲目地學習。有時老師狀態也會不好,同學要善于觀察,要善于發現。"學而問、問而思、思而行、行而果",這是新時代大學生應具備的。
民族聲樂教學的科學方法,跟美聲教學有著區別。美聲唱法是來自于意大利,意大利在17世紀時經濟復蘇,帶動了文藝復興,產生了歌劇和美聲唱法。美聲演唱更強調規范性,整體性,共鳴腔的使用。民族聲樂的演唱首先要繼承傳統,吸收其優秀成果。加上國內外優秀的演唱經驗,融會貫通,形成中國民族聲樂演唱的科學性。有人說:"中國民族聲樂科學的演唱方法就是美聲的發聲加上民歌",我認為這樣講是極不負責任的。中國傳統的戲曲、曲藝、各戲曲品種都有科學的演唱方法。在我的聲樂教學中我經常拿京劇演唱來比喻聲音一條線,這個一條線很重要,不管你是哪一種唱法,開得多大,共鳴腔用得多大,這一條線就能讓你的聲音美。所以民族聲樂,首先是繼承,向傳統學習,向民間學習,向風格學習,加上外來優秀成果,形成中國特色的科學演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