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初學者一般用雙音校驗法, 但在學到一定程度時,即掌握泛音演奏時,可用泛音校驗法, 這是一個比較可靠的好方法。即在排品時, 也宜用泛音來校驗,以使品位排粘在準確的位置上。
(B)“變調”定弦的種類
根據演奏樂曲的需要,也可以改動定弦的關系。 在琵琶傳統樂曲中,為了更好地發揮某一樂風的特有效果,使其盡量利用空弦,來得到其需要的和弦效果時, 常用改變定弦的方法。如在小工調(即1=D)上作改變定弦時,曾稱作“小工變調一”或“小變調二”等。當然,這里所謂的“變調”是指改變了四條空弦之間的音程關系,并不是指改變了樂曲的調式。 現附錄在傳統樂曲中曾經用過的幾種“變調”定弦方法如下:
(A)“ABea”:《海青》、《霸王卸甲》等曲用之。
(B)“ABee”:浦樂派的《將軍令》用之。
(C)“EBee”:平湖派的《漢將軍令》、《滿將軍令》用之。
(D)“Aeaa”:無錫派的《將軍令》用之。
(E)“Gdea”:《小普庵咒》用之。
(F)“Bdea”:《隔霧聞鐘》用之。
(G)“#FBea”:《舞名馬》用之。
(H)“A#cea”:蕩調彈唱《漁家樂》、 《十二個月》等用之。
(I)“#Fdea ”:《普庵咒》的尾聲《清江引》用之。
(C)活動山口
在按平均律半音排列音位的琵琶上,所有的升種調、降種調基本都能按彈。但在某些調上,只能用按音演奏,不能利用四條空弦音。因此,可以試用活動山口。 方法是將活動山口把四條弦身壓在第一相、或第二相、 或第三相上。這樣,才能在各調上, 根據調式將主音或屬音變為空弦音,以便盡量利用各種傳統奏法, 發揮其空弦音的作用,在裝置有活動山口的琵琶上, 運用了活動山口后,空弦散音都已改變。
(2)音域
琵琶上的音位(相與品), 現都按照平均律依半音順次排列,一般安裝有六相二十五品。 在個別獨奏琵琶上出有安裝有六相三十品的,在定弦作“Adea ”裝置有六相二十五品的琵琶上,它的音域是從“ A ”到“ e ”;裝置有六相三十品的琵琶上,它的音域是從“ A ” 到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