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田訓練在歌唱方面的功用,可歸納為下列幾項:
一.更寬廣的音域
二.可調控的音量
三.清晰的咬字
四.豐富的聲音表現技巧
五.持續的耐久力
六.長久不衰的嗓音
若你持續練習一段時日后,應該會感受到上述幾項改變,或許是全部,也有可能只有一、二項有改進,但總體而言,對于在歌唱技巧方面(各種共鳴腔的運用及技巧)無法突破的人來說,丹田訓練是一項必修的課程。
最后要提到一點,丹田的運用必須配合腹式呼吸的方式,因為當我們在吸氣時,氣會進入我們的肺臟,讓肺泡充氣進而擴大我們的胸腔,但這樣的肺活量用于唱歌仍是不夠的,還必須靠著橫隔膜的向下擴張,這樣吸入的空氣量才會足,丹田的肌肉才會有力。當你已經很容易感覺到丹田后,試一試發一長音(至少要30秒)!一秒一拍的數,可以正確地運用后,再把你要唱的歌拿一小段來做練習,記得丹田要用力!假以時日,必有小成。
5.放松技巧
放松的技巧是一門看似簡單卻很實用的功課。這部份可以生理、心理兩層次來區分,其目的在于掌握正確用力的位置、延長歌唱時間、放松心情及集中注意力等等,以便于演出時會有更好的表現。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小嬰兒那么小的身體里,為何在哭啼時會發出那么大的聲音?原因就是小嬰兒以腹部呼吸的正確呼吸方式,放松身體,用丹田之力在喊叫。所以身體要放松的技巧中,就生理部分來看,最簡單的方法是:廓清式呼吸運動:深吸一囗氣,再完全吐出,吸氣時不要勉強吸入超過肺部的負荷量,吐氣的時間要比吸氣的時間長,約為兩倍較為有益。再來可用肌肉放松技巧,包括下列二項:
一、靜坐或冥想技巧:輕輕地閉上眼睛,放松肌肉,平靜下來,隨著緩慢而自然的呼吸節奏,在吐氣時默默地重復一個字或聲音,持續十到二十分鐘。
二、漸進式放松法:閉上眼睛,集中精神感受身體各方面的放松。吸氣時,緊繃肌肉,約五秒鐘;吐氣時,緩緩地放松,約四十五秒的時間;從中體會緊繃與松弛時的差異,每個部位做兩次。緊繃身體部位的順序是:由腳到頭,由四肢到軀干,由外到內。放松身體部位的順序是:由頭到腳,由軀干到四肢,由內到外。
在心理的方面,可采下列幾項方法:
一、自律訓練(autogenic training):是利用意志使身體放松,借著集中注意力于沉重及溫暖的感覺來達到身體放松的目的。選擇能夠靜下心來的地方,仰臥、坐著等姿勢均可以,每天練習不超過三次,每次大約15分鐘。做時要以輕聲,緩慢、溫和的聲音向自己說:我很平靜、很放松。我的右手很重……我很平靜……。(反復五次)我的右手很溫暖……我很平靜……。(反復五次),并逐步擴散至全身。結束時用力伸展四肢,深呼吸,張開眼睛。
二、認知減壓法:以下要介紹的是如何利用心理認知能力來減少外在情境所引發的壓力,讓身心得以放松,表現出符合當時情境的適當行為。適度的壓力可以激發人的潛力,表現出比平常更好的行為,但是過度的壓力卻會影響生理與心理的反應,而這二者的差別,在于個體對壓力的主觀認知,換言之,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利用對壓力來源的正確認知,告訴自己外在壓力是不具威脅性的,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來源,找出所有可行之道,選擇其中可以采行的辦法,徹底解決問題,不再讓外在壓力困擾自己。注意眼前最迫切的事,而且是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可以辦好的,至于那些無法解決或未知的問題,只好留待它日有緣時再解決吧!當您冷靜下來時,或許您會發現問題沒有想象中那么難。
知名藝人徐懷鈺患有憂郁癥,其起因緣于徐懷鈺自我要求太高,病情最嚴重時,徐懷鈺每天入睡時都會聽到時鐘滴滴答答的聲音,就算把時鐘拿走,聲音還是不間斷,讓她害怕到每晚哭著找媽媽,幾乎天天沒睡。不過,經過冶療訓練后,徐懷鈺有另一番人生體驗,對于事情有不同的見解與看法,說起話來更有條理,她曾表示不討厭人家罵她,反而喜歡被罵,從謾罵中能體會到討厭她人的用心。「有一個人很討厭我,他把我所有報導都剪下來,用麥克筆、立可白在我臉上亂畫寄給我。我一點也不生氣,反而覺得他好用心,竟然可以為了討厭我收集剪報。」讓人深深體會徐懷鈺減壓的高招。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知道,任何人只有在身心放輕松的情形下,才會有正常的表現,若一個歌者不能了解自己的身體與心理,那又怎么可能溶入感情將歌曲唱好呢?唯有清楚了解自己身體與心理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身體與心理狀況;適時放松自己心情或身體,才能集中注意力于演出的事物上,進而以其對歌曲的了解與演唱技巧,唱出美妙的歌聲。而不會只是憑空想象,光是用很膚淺的想法來唱歌,或者一心只想要把聲音唱出來而已。相反地,只要每次演出時,讓自己的身心能夠保持最佳狀態,如此一來,只要加上時間的累積,讓歌唱經驗成長,必定能夠成為專業的歌者。
6.聲音的表情
本周要介紹的是聲音的表情,“表情”指的是一種心理現象表現于外在行為上,如喜怒哀樂等情緒表現出來的外顯行為,所謂“聲音的表情”是把情緒表現用聲音來轉換表達的結果,聲音的表情應該先從聲音的結構說起,音樂中的聲音,我們可將其分解為音高、音長、音量、音色。音高是指聲音的高低或音階的上行下行,音長則是聲音發出時間延續的長短,音量是指聲音的強度大小,音色是指音質的松緊,也就是聲音聽起來的感覺,像鼓和鑼就是二種完全不同的音色。如將上述各個元素分別地組合在一起,都可以等換出各種表情,例如:雄壯的、悲傷的、溫暖地以及輕快地等等之類的“表情”,這樣的聲音現象不用多做解釋,你應該可以嘗試組合出來了吧!
其實每一個人天生的音高都是不同的,所以在音域上的表現也會不一樣,基本上高音與低音,是我們在唱歌時會使用的一種技巧:它也是藉由我們的共鳴腔和聲帶所發出來的一種聲音,而音的高低,就端看你的聲帶閉緊的程度,若聲帶閉的越緊,氣息通過的通道愈小,所產生的聲音越高,反之,若聲帶關閉的程度很寬松,那么聲音的出入就會容易,故音高就會比較低!同樣地每個人的音色、音量與音質上都有其獨特性,因此聲音可反應歌者年齡、態 度、個性等特質。例如多明哥原是男中音,后來因技巧上的突破成為男高音,因其歌聲雄壯,而有「英雄男高音」之稱。
常聽人說用唱的比用說的更好聽,我們先天上說話的發音方式,音域較窄,唱歌的話,音域可較寬廣,音質、音量等也較理想,彈性較大。確實有一些歌曲我們重視故事的原創性以及聲音的表情,例如「滿江紅」與「王昭君」二首歌表達的故事并不相同,自然要表達的聲音表情也不一樣,在演唱時必須溶入你想表達的故事中,唱出每個故事中的各種角色,不再只是用音符的高低長短來構成旋律,而是要唱出在文字和旋律背后的表情,用一種想象力,表現出歌曲的生命力。例如年僅12歲的「跨世紀美聲小天后」天籟美少女夏綠蒂,你以為你會聽到一個稚氣的聲音,臺風穩健地模仿大人唱歌嗎?不,那不是天真而是充滿自信在歌唱的夏綠蒂的聲音。聽她演唱卡契尼的「圣母頌」,與帕華洛第的雄性唱腔多么不同,卻又多么深深觸動你我的心,喚醒那久被遺忘的秘密花園。有時,聽著,聽著,你會想起「神賜(divine)」這個字,那真的很適合用在夏綠蒂的聲音。她擁有和所有成熟女高音一樣 的發音技巧,卻絕對只唱她自己有感覺的音樂。她的聲音來自她體內一處與情感共鳴的底層,那是只有神童才能觸及的領域。而她更幸運的是,獲得一副優美的純品天籟。就因為這樣,夏綠蒂這張專輯在英國同時登上流行和古典排行榜的冠軍,成為歷史上第一位這么年輕就獲此佳績的小明星。
好的聲音,大部分是后天的培養而來,有些人的聲音本質不錯,唱出來的歌聲好聽卻呆板不動人,此時最好學發聲練習課程,也可以先從音樂欣賞的書入門,會有非常大的幫助與改善!學習聲樂當然也是最好找聲樂老師啰!聽來不但歌聲有顯著的進步,歌聲的表情也掌握得也比以前更好。而我只是站在情緒引導的立場,溶入感情讓自己能抓到歌曲該有的感覺,這個前提是你對音樂的嗅覺挺敏銳的,最好還是要有老師的指導。
同一首歌曲有些地方以獨唱的詮釋方式,或許可以唱得很完美,可是在合唱時卻必須考慮四部是否協調等問題,個人的詮釋可能是錯的,要如何讓詩班中的每一位唱好,而不是只有唱完了的感覺,這時指揮的工作便顯得十分重要,什么地方該用什么表情由他決定,是詩班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要能賦予歌曲生命力, 詮釋出歌曲的情緒,演活歌里的角色。舉個例子:「有一次我們練完隔日要贊美的詩歌,老師對我們說,現在這首歌明天就要獻詩了,你們覺得自己唱得很漂亮嗎?我們回答說,還好。老師馬上接著說,如果你們自己只是覺得還好,那么臺下會眾的反應也不過就是還好,你們必須對自己有更多的自信,要先讓自己感動,唱出的歌曲才能感動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