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弓是一種斷奏弓法,使弓子在琴弦上跳動而產生聲音。跳弓的效果有點類似頓弓音,但比頓弓音更短促、更富有彈性。
一、控制跳弓和自然跳弓
跳弓可以分為控制跳弓和自然跳弓兩種。演奏控制跳弓時主要靠手臂的動作來控制弓子在琴弦上的跳動,演奏時手腕和手指應保持一種控制狀態,有控制地使弓毛在琴弦上跳動,發出短促有力的聲音。
在演奏自然跳弓時主要是利用弓子本身的彈性和慣性,使弓子在琴弦上作快速的跳動。自然跳弓在演奏方法上與快弓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只是演奏自然跳弓時右手腕比演奏快弓時更需要放松,手腕動作的幅度也更大一點。演奏好自然跳弓的基礎是要有非常好的快弓演奏技術。沒有很好的快弓演奏技術,不能很好地掌握靈巧的右手手腕動作,是很難學好自然跳弓的。
二、選擇弓子的彈跳點
演奏自然跳弓時,弓子上弓毛與琴弦的摩擦點稱為自然跳弓的彈跳點。彈跳點選擇是否正確,對于演奏好輕快的自然跳弓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演奏一定速度的自然跳弓的彈跳點的位置與弓子的長度、弓子的重量、弓毛的松緊度等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弓子的長度、重量和弓毛的松緊度一定的情況下,演奏速度越快弓子上的彈跳點就越往弓尖部位靠攏。一般情況下,演奏自然跳弓的彈跳點都在弓中附近,是演奏自然跳弓的最佳彈跳點。演奏自然跳弓時要求將弓桿稍稍抬起,手腕自然、放松。
三、與快弓演奏的比較
自然跳弓的演奏動作與快弓的演奏動作幾乎一樣,由大臂帶動小臂、手腕和手指。由于演奏跳弓時弓子須在琴弦上來回跳動,產生一種類似斷弓、頓弓的聲音,因此弓子在琴弦上運走的弓段比演奏同樣速度的快弓時要長。演奏速度相同的同一段音樂,用快弓演奏時手腕的動作較小,而且手腕還應有適當的控制,而演奏自然跳弓時由于弓子在琴弦上運走的弓段比演奏快弓時弓子在琴弦上運走的弓段要長,因而手腕的動作幅度就比較大,同時要求手腕比演奏快弓時更放松。一般來說演奏自然跳弓時手腕動作的幅度大于小臂動作的幅度。通過調整手腕的松弛程度和手腕動作的幅度可使跳弓和快弓自由地轉換。
四、演奏跳弓對弓子的要求
演奏自然跳弓對弓子的要求較高,弓桿要有較好的彈性,弓桿全長范圍內的質量密度要求均勻,弓毛不能調得太松,但也不能太緊。在演奏自然跳弓時,弓子在琴弦上跳動時,弓毛幾乎是不離開琴弦的,這樣才能獲得令人滿意的跳弓聲音。如弓毛在琴弦上跳動得太厲害,弓毛過分離開琴弦,這時不但演奏出來的聲音含有較多的噪音(弓毛擦弦聲),而且弓毛還會碰到另一個琴弦而產生雜音。在高音區演奏自然跳弓和在低音區演奏自然跳弓,所用弓段的長短是略有不同的。一般來說低音區演奏跳弓時所用的弓段比高音區演奏跳弓所用的弓段略長一點。
五、內弦上和外弦上演奏跳弓的不同要求
在內弦上演奏自然跳弓和在外弦上演奏自然跳弓所用弓段的長短也有所不同,由于內弦較粗,演奏自然跳弓時要求弓毛與琴弦的接觸比在外弦上演奏時更緊密一些,而且所用的弓段也需要略長一點,所以在內弦上演奏自然跳弓手腕動作的幅度比在外弦上演奏自然跳弓時要大一點,弓毛對琴弦的壓力也比在外弦上演奏自然跳弓時稍大一點。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內、外弦上所演奏的跳弓的聲音在音色和力度上統一起來。
一般來說在內弦上演奏自然跳弓比在外弦上演奏自然跳弓困難一點,但只要我們將手腕放得很松,做好起奏音,內弦上的跳弓還是可以做得很好的。由于內弦比外弦粗,所以在內弦上演奏跳弓時,更應注意右手手腕的放松,加大手腕動作的幅度和加大弓毛對琴弦的壓力,同時奏好起奏音。如能非常好地做到上述的要求,在內弦上也能象在外弦上一樣演奏好自然跳弓。
六、起奏音的演奏
演奏自然跳弓時,起奏音的演奏控制得好壞是演奏好自然跳弓的關鍵。在演奏起奏音時右手需要對弓子有一個閃電般的沖擊力,使弓毛在接觸琴弦的一剎那間馬上使弓子跳起來,然后利用弓子的彈跳慣性使弓子連續、均勻地在琴弦上跳動。 然后使左手手指按弦的動作與弓子彈跳的動作密切地協調配合起來,這樣就能演奏出輕巧而有彈性的自然跳弓的聲音了。
相關鏈接: 二胡基礎教程(主講 王云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