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墊指滑音的音準不佳。
6、墊指滑音不圓潤,手指在過渡的過程中有“坎”,使墊指滑音變成了三截式的滑音。
7、演奏回滑音時音頭不飽滿,甚至“吃”掉了音頭,使回滑音變成了上滑音,沒有起到回滑音強化音頭的作用。
十五、演奏者在裝飾音方面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兩點:
1、分寸掌握得不恰當,常常是將裝飾小音符演奏得過于強調,以至突出于旋律線之外,顯得笨拙、累贅。
2、在演奏擻音時,將擻音的第一個音奏得過長,以至造成節拍重音的移位。
十六、演奏者在顫指音方面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手指因過于緊張而抬不起來,因而擊弦無力,造成發音含混不清。
2、手指擊弦忽快忽慢,不均勻。
3、顫音與本音之間的音程不準確。
4、顫音達不到理想的速率。
十七、演奏者在泛音方面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左手輕觸的泛音點音位不準確。
2、弓毛的壓速比例調配不恰當。
3、弓子運行速度不均衡。
十八、演奏者在撥弦方面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勾弦時指肉“吃弦”過深,以至發音遲鈍,常晚于節拍點發聲,而且音響偏硬,沒有充分的余音。
2、左手在輪指時,三個手指彈弦的音量不均衡,或因手指相互牽制,缺乏獨立性而不能均勻地依次彈出。
3、左手撥弦的同時配合以右手的拉奏,容易出現雙弦音量不均衡的現象,往往是右手拉奏音量過大,而左手撥弦不出聲。
4、右手撥弦的位置不恰當,會使弦的振動不充分,以至聲音發空、發散。
5、右手撥弦與左手按指的動作配合不默契,以至兩手動作的點不能對在一起,這樣不但發音含混不清,還會影響節奏的準確。
6、在撥奏中,因弓毛碰弦,而使琴弦不能自由振動,以至發音沙啞,或出雜音。
撥浪鼓,古稱鞉鼓。藏、納西、蒙古、 滿、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藏語稱達克、繞魯、熱巴窮格...
從木料上說,上上品當然是高密度的紅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烏木、雞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