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演奏者在顫弓方面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有這么幾點:
1、手臂的緊張度控制或分布不恰當。
2、頻率過慢,或震顫不均勻,使顫弓的效果變成了“一盤散沙”。
3、弓子運行不夠平直,呈斜線運動或呈圓圈狀運動。
十、演奏者在頓弓方面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以下這點:
1、演奏頓弓時弓子向上跳起,給頓弓增加了“嚓喀、嚓喀”的雜音。
十一、演奏者在拋弓方面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手臂上下運動過大。
2、手指動作與弓子的下落配合得不默契。
3、演奏拋弓時右手抬得太高。
4、弓子起跳時蹭弦出雜音。
5、演奏拋弓時弓桿打琴筒出雜音。
十二、演奏者在換把方面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向下換把后大臂沒有隨之下移,而是仍然保留在上把的位置上。
2、換把后一指定位不準確。
3、換把時把位概念沒有放在大臂部位,而是放在虎口部位,這容易使換把定位不準確,尤其在大幅度跳把時,更不易做到一步準確到位。
4、在換把時手指先移動,然后虎口再移動,這就使換把動作的從屬關系顛倒了。
5、由高把位換至上把位時,虎口不碰千斤(上把不到位)。
6、換把不能上下垂直運動,以致琴桿在演奏過程中前后晃動過大,從而影響了換把的通暢性。
7、虎口松緊狀態不恰當,或換把時沒有松開,以致動作艱澀,造成換把困難。
十三、演奏者在揉弦方面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滾揉時動作緊張、僵硬,各部位的配合不協調。
2、揉弦時虎口移動,影響了揉弦的穩定性。
3、揉弦與音準的關系把握得不好,或是因揉弦影響音準。
4、揉弦手法貧乏,缺乏變化。
十四、演奏者在滑音方面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左手滑動速度不均勻,中間有停頓現象,以致滑音斷斷續續。
2、滑音與應占的時值不吻合。
3、上下滑音的頭或尾演奏得過滿,該隱去的部份沒有隱去;或漸出漸入的過程奏得不自然,致使滑音顯得蠢笨、呆板。
4、盲目地使用滑音,沒有選擇和揚棄,使音樂變得象面團一樣粘乎乎的一片。
撥浪鼓,古稱鞉鼓。藏、納西、蒙古、 滿、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藏語稱達克、繞魯、熱巴窮格...
從木料上說,上上品當然是高密度的紅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烏木、雞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