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碰到的問題屬于自己身體上的限制.比如手指短了,手指細了,手大了等等等等,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如何用個人身體的特殊性去解決問題.比如<同一手指如何換弦>帖子的主人手指很細,那我給她的建議就是用不同的手指按原本用同一手指按的兩個音.其次才應考慮器材裝備上的問題,畢竟小提琴還是應該"以人為本","個別問題應該個別處理".
2.如果碰到的問題屬于技術上的問題,譬如音準問題,那么考慮的問題應該從落指的位置上入手,按的準不準.然后再是左手手型是否正確,如果手型不正確要刨根問題的找到原因,是因為左手僵硬,還是因為左臂的僵硬,或者是因為站姿或坐資的問題,最后再找器材的問題.關鍵要刨根問底,不搞清楚不罷休.不然問題出現了總是治標不治本.
3.如果碰到的問題屬于樂曲理解上的問題,那么我建議首先了解作品創作的背景,創作人當時的處境,以及當時的大情況,再來通過自己的理解或者推測來決定作品的表達方式.當然創新是很重要的.認為樂曲的靈魂在于表達.就像演員在演戲.只不過通過琴來傳達.我要補充的一點點是,個人認為文學作品的理解對音樂是很有幫助的.
4.如果碰到的問題屬于器材上的問題,還是找找自己的老師,讓老師給你一個合適的答案.不過我個人認為,人跟琴是要相互的適應,這樣才能相互影響,自己的靈魂與思想才能融入琴中.達到一個所謂"人琴合一"的境界.
5,如果碰到的問題屬于硬傷,比如音聽不準,唱不準,按不準.那么首先要考慮自身的練習是否充分,重復重復再重復,每一遍的重復都要與上一次的比較,找到前后的不同與差異,從而找到問題的關鍵.
練琴是個苦差.但是每一次的重復都要有所進步.不然等于白練.碰到問題要動腦子.不動腦子也是白搭.
相關鏈接:鈴木小提琴教材(主講 蘇雅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