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絲、巴烏的構造、音域及分類
1、構造:首先介紹葫蘆絲,葫蘆起漏斗作用。氣流通過葫蘆的傳送到主管和附管。
主管是主要的發音管,主管上開有起七個按音孔,一個出音孔,兩個穿繩孔。
附管分高音附管和低音附管,均持續發一個音,普通的葫蘆絲只有一根附管會響,另一根只作裝飾。附管塞,需要附管時打開,不需要時關閉,附管和主管有機的配合可使音樂豐富多彩,更具活力。
捆線主要是把主管和附管捆在一起,增強樂器構造上的穩定。
主管尾塞,起到的作用是使低音區的發音圓潤,注意不要往里推。
巴烏的構造比葫蘆絲簡單,構造上和竹笛相似,制作原理,演奏方法和葫蘆絲基本相同。
2、音域:葫蘆絲、巴烏發音管均開有七個按音孔以筒音作5為例,其音域為低音3到中音6,(示范),音域雖窄但表現力極強。
3、分類:常用的葫蘆絲有小F調,小D調,小C調,bB調、A調、大F調、大bE調,巴烏常用調和F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