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需特別指出的是,腕臂的每種不同的動作都是為它特定的聲音效果服務的。不論哪一種非常有用的動作,也不能不加分析,不分場合地處處濫用。以“落滾”式的手腕動作為例,手腕柔軟提起和下落的動作,用來學習兩個音的小連線是很好的。同時,作為優美、柔和的觸鍵方式,用來做分句,呼吸等等都有十分良好的效果。但如在所有地方手腕都這么軟,聲音該挺立的地方都被軟化了,那時禍害無窮的。在需肯定、果斷、有力的地方,需生動、活躍、彈性的聲音,尤是跳音類觸鍵時,手腕應固定,手臂平行成一個整體,才能防止聲音軟化。
(3)身體協調與聲音。在彈琴時,從身體接觸琴凳開始到手指接觸鍵盤,應該是一個可以靈活調節的整體。當我們的身體處于自然積極狀態時,聲音必然會豐潤寬厚,使人聽起來順暢,舒展。身體協調的關鍵在與腰骶部的力量能否調動出來。在彈最響亮、最豐滿的聲音時,只要身體挺立,用上腰骶的力量,不需多大的動作和力氣,聲音可以很自然和方便地彈出來。在此要防止的毛病是:要該掉彎腰的習慣,懶洋洋消極地把重心往后往下塌陷,重心的后傾下榻是協調用力的最大障礙。
關于鋼琴的聲音是一個極為廣泛和復雜的課題。本文僅就聲音和技術的一些片面擇要簡述。要把鋼琴彈的好聽,還有許許多多的問題需要探討,譬如,聲音與節奏;與音樂表現;與不同風格;與不同作曲家的不同作品;與不同演奏家的不同個性都有密切的聯系和豐富的研究內容。由于鋼琴藝術的學問是如此廣博,我們所需進行的努力是永無止境的。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