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聽
音量強而洪亮并富有金石音色的琵琶,是購買者的首要選擇目標。一把音響好的琵琶,演奏它時會愛不放手。越彈越愛彈,可以說真是“百彈不厭”。因此,在選購琵琶時,必然先要去彈奏一下,聽聽它的音響效果。
“尖”“堂”“松”“脆”“爆”
琵琶的音色,老一輩演奏家曾列舉了“尖”“堂”“松”“脆”“爆”五種音色,并要求在一把琵琶上對尖、堂、松、脆、爆五種音色都具備。“尖”是指下把位高音的音響很明亮“堂”是指相上低音區的音響很渾厚“松”是指彈弦后發音很靈敏;“脆”是指品位第一、二、三把位的音色很清脆;“爆”是指能發出金石之聲的音色,出音有厚度、有分量,樂音能傳送較遠。其中堂、松與爆在制作上存有極大矛盾。例如能發出堂與松音響的琵琶上,大都聽不到爆的金石之聲能發出爆的堅實而富有金石之聲的琵琶上,大都失去了堂與松的音響效果。在一把琵琶上怎樣能做到音量很大、反應很靈敏,同時也能昌有金石之聲、堅實有力的音色,這是制作琵琶師傅們的奮斗目標,也是制作上的技術問題,這里就不作詳細介紹了。
蘭考桐木面板最佳
制作面板的技術如何,面板的質地或好或環,對琵琶的發音有著最為直接、最為密切的關系。過去,面板都用浙江、福建、安徽等地的梧桐木板制作。后經多次實驗對比,現在都已采用河南蘭考生長的梧桐板來制作。可是,蘭考的桐木板也會有優有劣。而旦在一顆優質的蘭考桐木樹上,也只有兩塊最好的板材。是否能選到最優的桐木板,這又是制作師傅們在選料時的一門學問了。
面板中央對拼者佳
選購琵琶時,只能看到面板外表木紋是否直;紋與紋之間的闊度是否合適面板上是否有節疤面板中央對拼處是否有縫隙(面板須對拼,在樹心部分鋸開,把樹心部位質地較硬、傳音較差的部分去掉或放在左石兩側)等等,其他如子口的深度、闊度、橫梁的位置及其厚度、闊度、音柱的位置及其大小與形狀、是否粘有八字梁、內膛的弧度、深度等因都已做好,從外表上是看不到的。
含水膠粘面板音色難穩定
過去粘面板都用黃魚膘,現在又在黃魚膘中摻入豬皮膠,這是含有水分的膠。用含有水分的膠來粘面板的琵琶,彈奏了五年十年之后,音量音色都會發生變化。因為經歷了一定時期之后,膠內的水分逐漸蒸發掉,音量音色必然有所改變。為此,在購買時,必須問清楚是否用了含水的膠。 現在粘面板時也有用化學膠的;瘜W膠的種類很多,有些剛粘好的面板音響效果較好,但還未通過多年的實踐與考驗,對其粘的牢度、音響是否有變化等等,還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音量反映靈敏、音色厚實最好
挑琵琶,聽聲音,一般都會喜愛音量很大、音響寬洪的琵琶,忽略了音色堅實(爆)富有金石之聲的方面。我們通過實踐證明音量大、音響寬洪的琵琶,大都缺乏金石之聲與堅實的音色彈了一段時期后,音量雖然仍然很大,但音響逐漸失去“份量”,音色變得較“空”,甚至很“木”,難聽得很。這是由于經過一定時期的彈奏后,面板得到不斷振動,面板木質內的水分與粘液已經逐漸減少之故。所以,挑選新琵琶時,決不能只憑音量大、音響寬洪,更須聽聽有沒有金石之聲,音色是否有份量、很堅實。一般來說,宜挑選音量不是最大,但反應很靈敏,音色較厚實的為好。
注意地方氣候特色
挑琵琶,聽聲音,還須注意地區。是南方潮濕地區制作的琵琶,還是在北方干燥地區制作的琵琶。常見在南方挑選到音量很大,反應較靈敏,音色并不“空”,但帶到北方干燥地區后,經過五天十天的干燥氣侯音色一下會變“空”,變“木”。這是由于面板內的水份與粘液被很快地蒸發之故。為此,當在南方各樂器廠挑選琵琶,絕不能只憑當地的發音效果為主,應考慮到帶向干燥地區后所發生的變化。所以在南方挑選琵琶時,宜選音量不最大,音色較為堅實的(爆)為好。即便在北方干燥地區制作的琵琶,如不馬上用作演出,還宜挑選音色堅實(爆)有份量一些的為好。
為此,挑選琵琶者必須學會聆聽辨別“尖”“堂”“松”“脆”“爆”各種音色的本領,才能在試奏相把位各弦、品位各把位的四條弦上辨聽出上述五種音色是否都具備,也才能購買到一把使用壽命較長的理想的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