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樂器中,其實大提琴的音域是最接近人聲的,幾乎和男聲的音域完全重合。比起聲音尖銳明亮的小提琴,很多人其實更喜歡溫暖而寬厚的大提琴聲。大提琴擁有寬廣溫潤的音域,以其熱烈而豐富的音色著稱,在交響樂隊,民族管弦樂隊,傳統戲曲樂隊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作為獨奏樂器,它與鋼琴、小提琴并...
14年2月6日2:2更新
大提琴和小提琴或其它弦樂器家族成員一樣,都有四根弦,音域約為四個八度,音高比中提琴低八度(C—G—d—a),樂譜通常用低音譜表,在較高音區有時用中音譜表。 大提琴的第一根a弦發音華麗有力,富于歌唱性,第二根d弦,音色較朦朧,第三、四弦(G、C)低沉響亮,能夠承受樂隊的非常沉重的音響。...
08年9月26日0:0更新
按照日本著名小提琴教育家鈴木先生的說法:“所有的人都應該學一樣樂器,也可以學好它。” 這種觀點是對的,但是落實到某一個孩子,要讓他學習大提琴,我想還是要看他是否具備以下一些條件: 首先是對音準、節奏的感覺怎樣,有的人天生五音不全,找不到音準的準確概念,還有人對節奏記憶...
09年6月22日22:12更新
大衛。波泊爾(1843-1913)(19世紀大提琴之王,近代大提琴技術派創始人)捷克作曲家、大提琴家。1843年6月18日出生于布拉格,3歲就能模仿演唱名曲,5歲能即興彈奏鋼琴小品,6歲開始學小提琴,12歲進入布拉格音樂學院,隨戈爾特曼(J。Goltermann)學習大提琴。21歲應邀在比洛(Bulow)的指揮下演...
09年6月22日22:11更新
這是一場具有鮮明“主題性”的音樂會。甚至,其主題還帶有某種特別的“學術性”和“文獻性”。這里的所謂“主題”,指的倒不是音樂意義上的“主題”,而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主題思想”或“主題內容”。和一般的音樂會不同,這場音樂會中的曲目具有明確的聚合性和指向性——緊扣上海的(乃至是中國的...
09年6月17日21:36更新
帕布洛卡薩爾斯( Pablo casals , 1876-1973 ) —— 一個響徹世界樂壇的名字,他是 20 世紀最偉大的大提琴演奏家。他在音樂上的歷史功績,是把大提琴演奏藝術提高到真正意義上的獨奏水平的高度。在當今世界大提琴演奏家中,很少有沒受過他的影響的,他真可謂現代大提琴演奏藝術的開...
08年7月17日17:55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