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金鐘獎琵琶比賽復賽必選曲目之一《虛籟》又名《今夕》或《長夜吟》,由劉天華作于1929年2月。 當時正值上海國立音專成立,中國音樂教育有起色之際,當時北京音樂界申請教育部在北京也成立音樂學院。劉天華在一個萬籟俱寂的夜晚對中國音樂的發展苦苦思索,于是創作了這首樂曲。《虛籟》...
11年11月10日15:14更新
月琴獨奏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由劉錫津作于20世紀70年代末,分“賽馬”、“馴鹿”、“漁歌”、“冬獵”四個小曲。 賽馬 描繪善騎的內蒙人在“那達慕”大會上進行扣人心弦的賽馬場面。在強烈的小軍鼓伴奏下,月琴引出號角一般的引子,接著,用木魚敲出...
11年10月27日16:2更新
琵琶獨奏:方錦龍 指揮:上海交響樂團/陳燮陽,中國濟南前衛民族樂團/張式業 I S R C :9787880791273 專輯簡介: 方錦龍,著名琵琶...
11年9月7日10:25更新
此曲由呂紹恩創作于1960年,為中國琵琶史上第四次高潮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樂曲以抗日戰爭中的一個真實故事,表現了1941年秋,在冀北山區易水河畔狼牙山棋盤坨上,八路軍五位戰士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最后奮身跳下懸崖的悲壯場面,熱情歌頌了英雄們的壯舉和為國為民的獻身精神。 樂曲采用傳統...
11年7月1日16:31更新
琵琶協奏曲《情寄長白山》由于慶祝作曲。樂曲以清新明朗的曲調,活潑而熱烈的節奏,加之琵琶特有的左右手技法及其獨特的音色表現,鮮活地描繪了生活在長白山下,能歌善舞的朝鮮族人民節日里的歡樂情景。...
11年7月1日16:5更新
《彝族舞曲》是王惠然創作于1960年的一首琵琶獨奏曲,取材于云南彝族《海菜腔》、《煙盒舞》。樂曲以優美抒情的旋律,粗獷強悍的節奏,生動地描繪了彝族山寨迷人的夜色風光,男女青年們熱情舞蹈的歡樂場面。 此曲富有濃郁的民族特點,并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深受眾多音樂家喜愛,被改編成古箏...
11年6月24日17:40更新
本曲由張曉峰于1979年根據白居易長篇敘事詩《琵琶行》創作。引子部分由琵琶和簫奏出自由的散板旋律,箏則以流水般的琶音襯托,描繪了“楓葉荻花秋瑟瑟”的意境。第一部分“忽聞水上琵琶聲”。樂隊以慢速奏出白居易的主題,豪放灑脫。隨后琵琶聲悠然飄來,與樂隊時分時...
11年4月27日16:6更新
琵琶協奏曲《花木蘭》顧冠仁曲,湯良興琵琶獨奏協奏,上海民族樂團指揮。 樂曲講述了“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歷史故事熱情歌頌了這位巾幗英雄的勇敢堅強和愛國主義情操。顧冠仁據北朝民歌《木蘭辭》而作,于1980年“上海之春”音樂會上首演。 這部單樂章協奏曲采用了奏鳴曲式結構 呈示...
11年4月14日11:59更新
《大浪淘沙》是琵琶獨奏,華彥均作曲。樂曲表現了作者對不平人世的無限感慨及對命運的態度。此曲經楊蔭瀏、曹安和二位先生錄音并記譜才得以保存下來。據阿炳生前所言,這曲原是道家的《梵音》合奏曲牌,是他在琵琶上彈奏而成。但據楊蔭瀏查證,道家中并無此曲。樂曲第一段旋律與廣東音樂《三潭印月...
11年4月6日10:21更新
劉天華 《歌舞引》是琵琶獨奏曲,也是劉天華于1925年他創作的第一首琵琶曲,是劉天華在觀看意大利歌劇表演后引起的靈感而創作。 1925年冬,他和夫人殷尚真在北京協和禮堂觀看意大利某歌劇團的演出。回家后仍回味不已,難以忘懷。一日,忽有所思,遂邊彈琵琶邊記譜,其夫人聽后,立...
11年3月29日10:34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