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頓的《C大調第一大提琴協奏曲》,其共分為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 中板,C大調,3/4拍子。這個樂章為協奏型奏鳴曲形式,不過總奏與主奏形成尖銳對比的手法,反映了復奏形式的痕跡;從單調的伴奏音形中可以感覺到巴洛克的余風。而進入總奏以第一主題開始的絢麗的結尾部終結,充分顯示了由巴洛克...
12年3月21日15:37更新
《G大調第二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2 in G Major Op.44 ,作于1879年,這一年正是柴可夫斯基不幸的婚姻破裂的時期,在1879年10月11日給梅克夫人的信中,他談到自己的心情時說:“我現在越發感到,沒有工作我真是活不下去了。數日前,我開始打從心底對態度漠然的自己感到不滿,我預見這種態...
11年9月29日16:40更新
莫扎特《第三十八交響曲》,G大調,K504,標題為《布拉格》,作于1786年。該年莫扎特受布拉格方面邀請,攜帶這首作品訪問布拉格,1786年1月19日親自指揮首演。共3個樂章: 1.慢板轉快板,D大調,有序奏的奏鳴曲式,序奏最初的樂句同《朱庇特交響曲》最初的主題。快板主部的第一主題后構成《魔...
11年9月29日16:11更新
《狡猾的小狐貍》,三幕歌劇,捷克作曲家亞納切克據杰斯諾夫利德克的小說《狐貍比斯特洛斯卡》親自執筆撰腳本并作曲,1924年11月6曰在布魯諾首演。 《狡猾的小狐貍》是亞納切克的第十部歌劇,也是東歐相當重要的代表性歌劇。此劇取自捷克民間傳說,劇中的動物與人類有了交流,從一只小狐貍眼...
11年9月27日15:19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