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弦是指把弦定到一定的音高位置。音高標準可借鑒固定音高樂器如鋼琴、手風琴、口琴、或者音叉等作為調音定弦的依據。 古箏是我國傳統的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即1 2 3 5 6)的順序定弦的。古箏的高音部位在里邊,中音部位在中間,低音部位在外邊,由高音部位的第一根弦向外數,弦序是一、二、三...
14年6月9日15:16更新
古箏的箏碼在演奏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一,琴弦撥動必須通過箏碼傳導方可帶動面板震動,引起共鳴箱共鳴。其二,箏碼在起著支撐琴弦的作用,所謂功夫在左手,左手演奏中的“吟、揉、按、滑、顫”,必須以箏碼的絕對穩定為前提。 箏碼使用的木料 按目前市場上來說: (1)紅木系列配套的...
14年6月9日15:11更新
1、琴碼擱弦槽。 2、琴碼和面板接觸點。 3、琴弦本身。 4、岳山擱弦點。 5、校音翻蓋。 6、校音翻蓋卡口。 7、校音翻蓋鉸鏈。 8、膠合部件。 9、箏體與箏架結合處。 所以在你的古箏遇到有音色上的問題時,你可以從上面這幾個方面去查找問題,僅作參考。(轉載)...
14年6月9日15:0更新
古箏琴弦的歷史發展 箏發展到秦代已十分流行,到了魏晉,特別是唐代更為普遍。這時的箏有十二弦,也有十三弦的。初期以十二弦居多,到了唐朝則以十三弦為普遍。舊唐書音樂志:“案京房造五音準如瑟,十三弦,此乃箏也。雜樂箏變十有二弦,它樂皆十有三弦。軋箏已竹片閏其端而軋之,清樂箏用骨爪...
14年6月9日14:53更新
常見古箏病癥: “木頭音”、聲音發悶、后岳山雜音、手感差、音不穩定、跑碼、跳碼、工藝粗糙。 “木頭音”之病因 面板各音區的厚度不合理,古箏制作的核心技術就是古箏面板厚度的數據。數據合理,則發音靈敏。不合理,則聲音發木(弦的振動通過碼子的轉播,無法激發面板的振動)。目前,能...
14年6月9日11:27更新
1、如發現某一弦的碼子在用力彈弦后有柱底打面的聲音,俗稱“跳碼”,這說明弦的張力不夠或有效弦長太短,或碼子高度不夠。先檢查一下是否按編號排碼的,如果排列沒有問題,可將這只碼子向左移動一些再上緊琴弦即可。 2、如發現某一弦有沙音,俗稱“狼音”, 可能是琴柱上端牙骨的缺口將弦夾住...
14年6月8日16:58更新
箏在彈奏過程中,琴弦不斷地受到撥、按及揉弦的作用力后,由于張力產生變化,會引起雁柱(碼子)滑動現象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使音準和音色受到影響,使演奏質量大打折扣,特別是在彈奏力度變化大的曲子和大型音樂作品時較為明顯。以下三種方法,基本可以消除類似現象的出現。 一、雁柱按序排列 ...
14年6月8日16:52更新
常見癥狀:“木頭音”、聲音發悶、后岳山雜音、手感差、音不穩定、跑碼、跳碼、工藝粗糙。 “木頭音”之病因 面板各音區的厚度不合理,古箏制作的核心技術就是古箏面板厚度的數據。數據合理,則發音靈敏。不合理,則聲音發木(弦的振動通過碼子的轉播,無法激發面板的振動)。目前,能把握...
09年11月10日0:0更新
1、古箏樂器質量的好壞要從音色、音質、音量、靈敏度、均衡度、工藝質量、外觀造型等方面來進行衡量。(1)音色:要柔美明朗、發音松透,高音清亮不單薄、低音淳厚而不渾濁。(2)音質:要純而不噪,無沙、啞之音。(3)音量:在講究音色、音質的前提下盡量要求其音量大,要求共鳴力強聲音傳得遠。(4)靈敏度...
09年7月23日0:5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