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鋼琴老師王瑞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學琴的和買琴的好像突然都消失了。在一二線城市,大大小小的琴行接連關門,連曾經的行業標桿“英皇”也跑路了。
有博主稱,以前5、6萬買的鋼琴,今年5000塊出手都沒人要。仿佛一夜之間,鋼琴全行業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鋼琴銷量是否真的斷崖式下滑?還有人在學鋼琴嗎?
“慘點的二手琴行直接關門了”
鋼琴銷量斷崖式下跌
據封面新聞,范先生從事二手鋼琴銷售行業已經超過了20年,這個領域堪稱是鋼琴行業的晴雨表。他介紹,鋼琴的銷量開始急劇下降也并不是從今年開始的,最早從2019年開始就有下降的趨勢。2020-2022年算是比較慘,從2023年4月開始就是斷崖式下跌。“今天我還在跟幾個從業者朋友聊這個事情,目前還能維持以前30%的銷量就已經算是特別優秀的賣家,平均水平大概是15%,比較慘的估計只有以往銷售量的10%,再慘一點就直接關門了。”
究其原因,范先生認為有兩個主要的原因:一是中產的收入在這幾年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二是大家對于“雞娃”和“卷不動”的一次集中爆發。
一潭死水的二手市場其實也在折射冷冷清清的一手市場。公開信息顯示,珠江鋼琴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9.02億元,同比下降31.47%;凈利潤只剩647.51萬元,同比下降93.54%。
另一家上市鋼琴廠海倫鋼琴,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29億元,同比下降21.99%,歸母凈利潤608.39萬元,同比下降24.70%。在財務報告中,海倫鋼琴指出市場疲軟導致的銷售量下降,是業績大降的主因。
而根據中國樂器協會數據,2023年前三季度,樂器行業232家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1.28%,利潤下降43.35%,全行業利潤率只剩6.59%。
學鋼琴不再是升學加分捷徑
培訓機構:學鋼琴孩子少了很多
據株洲晚班,曾幾何時,全國掀起少兒學鋼琴熱潮,鋼琴幾乎成為藝術的代名詞。要是你家小孩沒學鋼琴,你都不好意思說孩子和藝術沾邊。但疫情后,這股熱潮似乎戛然而止。“以前我們一周有100節鋼琴課,現在只有50節。”株洲貝特爾藝術培訓學校負責人熊靖說,鋼琴培訓主要以“一對一”為主,學鋼琴的孩子少了很多,很多孩子家長選擇了中途放棄。
雅馬哈鋼琴專賣店負責人陳凱解釋,學鋼琴的孩子越來越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學鋼琴已不是孩子升學加分甚至藝術特招的渠道。數年前,不少學校有藝術招生指標,一些成績不太好的學生,選擇藝術路線入校。而現在,這條渠道因政策原因被取消,不少家長選擇了放棄。只有為數不多對孩子有清晰人生規劃的家長選擇了堅持。
“買琴和培訓費用,一般要達到3.6萬元左右。”珠江鋼琴株洲總代理曹策怡說,株洲鋼琴“一對一”培訓費用一般在120元-200元/節。如果是名師,可能達到400元-1000元/節。一年下來,孩子的培訓費要7000元-10000元,在當下不太景氣的大環境下,算是一筆不小開支。此外,二胎出生率不高、不少學生去長沙就讀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根據她們對長株潭鋼琴培訓市場調查,只有那些大的品牌鋼琴培訓學校在這輪“縮水大潮”中存活下來,至少有40%的鋼琴培訓機構(含工作室)被淘汰。
據橙柿互動,在此前,學鋼琴有可能獲得中考加分。不算遭遇劇變的2023年,往前推10年,中國每年鋼琴的銷量都在40萬架以上,遠高于美國的3萬架。但從2018年以來,國產鋼琴的銷量開始明顯下滑。
就在2018年,國內取消了藝術特長生中考加分政策,家長們的學琴熱情被當頭潑了一盆冷水。自此開始,學鋼琴在很多家長眼里成了“錦上添花”甚至“可有可無”的事情。
來源:網絡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