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課后三點半服務的自習室,在“雙減”時披上AI自習室的外衣,2023年在教培行業火遍了半邊天,有機構數據統計僅2023年一年就有3000家機構加入AI自習室,而且數量不斷地增加。
AI自習室的模式真的好嗎?教師一對一都教不好的學生,就能通過學習機學習好?AI自習室的紅火很大程度上,與其自身模式沒有什么關系,而是“雙減”政策倒逼教培行業不得不進行合規轉型的一種選擇。
學科培訓供端被限制,但是市場有需求,就需要一種合規的模式滿足學科類培訓的需求,AI自習室在天時地利之下就成為學科合規培訓的不二選擇,通過AI自習室來釋放供端需求。
“雙減”政策和其后的《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正在倒逼教培行業發生模式運營的大變革,而這一切正好發生在2024年。
首先是招生模式,傳統的招生模式在新規之下都是違規的存在,所以亟需教培機構在招生模式上進行新的嘗試和變革,最終選擇適合自己的招生方式;與當初放羊式寬松的招生環境不同,“雙減”之后,教培行業很多招生手段難以利用更趨向于口碑的招生,開始比拼教學質量;
其次,運營模式發生根本的改變;收費不能超過三個月,培訓時間不能晚于20點30,學費需要打到監管賬號,課消完才能收到課時費,在教培行業一切運營規則按著政策改變之后,需要對運營的新生態模式進行重塑;如何在所有政策規定的合規規則下運營,對機構運營模式的提出了新的要求;
再次,教培行業的格局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以前學科類培訓獨大,甚至主流般的支撐整個教培行業,如今隨著雙減深入,學科類培訓“坍塌”,非學科類培訓的發展空間開始增大。據艾瑞咨詢,國內素質教育市場規模2023年有望達到7151.5億,2021-2023年復合增長率為19%。學科類培訓鼎盛時期,學而思憑借著標準化的運營模式,一度達到行業的巔峰。
非學科類培訓能不能實現標準化,會不會出現類似于“新東方、學而思”的巨頭,這個要等到未來幾年之后才能見分曉,如今,更多的機構面對的是素質類培訓的未來發展方向在哪?非學科類發展空間的臨界點在哪里?怎么才能快速地“跑馬圈地”加大擴張力度?
除了行業規則和格局的改變,為什么說2024,教培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呢?
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作為監管最重要的一環——預付費全流程監管即將完成,這樣一來,針對校外培訓機構的強大監管體系網絡已經完全“修補”完成,從前端招生的監管,到后端違規的嚴查——《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校外培訓機構的運營完完全全地置于監管之下。
在規則條條框框“束縛”之下,校外培訓機構要不就在合規之下,“破繭重生”找到合規中的運營模式和路子,要不就只有轉身離開?
2024年,對于整個教培行業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1 基本介紹 1.1 中國薩克斯 中國薩克斯愛好者目前正在急劇增加,中國薩克斯在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