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老年人學古箏,有人可能要問:“學習樂器都是小孩子的事,這么大年紀,手指頭都硬了,還能學樂器嗎?”讓我們先看看以下這些老人的故事吧!
為什么要給爸媽買古箏?
老人說出學古箏的原因,讓人心酸!
古箏學員李阿姨66歲了,剛開始送孫子學琴,上課時坐在教室角落處都是很認真的聽我們上課。過了幾個月的一個下午,阿姨來羞澀的問我,說想自己能否報名學古箏。我以為阿姨是說笑,但阿姨特認真的說自己特別想學一件樂器,天天看孫子來學古箏,自己很想嘗試。看阿姨那么真誠,我答應讓阿姨來學。
阿姨畢竟是66歲的老人,看開始古箏弦認不準,自己常說一看古箏琴就像看到了波浪一樣眼暈,我鼓勵老人家不要急,慢慢認,慢慢學。阿姨每次上課也一定帶個筆和筆記本,認識做筆記,看阿姨這么認真,我也更愿意給老人家多付出。在我和阿姨的共同努力下,老人家從看琴弦眼不暈,到慢慢會一些基本指法,再從會彈小小的兒歌到會彈一些傳統箏曲,阿姨每進步一點,我都會萬分激動高興。
和阿姨相處的久了,我們是師生關系,但更像家人,像朋友!一次閑聊天時,阿姨問我說知道學古箏的真正原因嗎?阿姨說出學古箏的原因后讓我震驚,讓我心酸。
阿姨說,自己年齡大了,有健忘的毛病,經常會丟三落四。阿姨知道人老了大腦在退化,如果老在家呆著,不學點東西,找點事做,一定會很快得上老年癡呆,就是阿爾茨海默病。在電視上看過撒切爾夫人嚴重的阿爾茨海默癥(老年癡呆癥),晚年很痛苦,所以自己寧愿得其它重病死了,不想得上老年癡呆癥。自己學古箏鍛煉左右手協調性,自己心情愉悅,自己老年有個好身體,生活也有情趣了,更重要的是也不給兒女們添加麻煩,更有時間照顧老伴。
其實老人家的心思很簡單,為了兒女操勞了一輩子,到了老年也不想拖累兒女。就連學個樂器,都是心心念念從兒女、從家庭的角度出發。過年回家,你是否發現:爸媽眼睛花了、耳朵背了、腿腳也越來越不利索……你一天天長大,他們卻一天天老去。記住:父母永遠是世上最愛我們的人。
這個春節,幫爸媽挖掘愛好吧,帶他們去嘗試彈奏古箏,箏音能驅散老年人的寂寞和孤獨,增添生活情趣,讓他們實現自己的青春夢想。不在父母身邊的時候,讓古箏代替自己陪伴老人吧,讓他們通過古箏找到自我,活得自信、優雅,從而度過一個豐富愉快的晚年。
老人學古箏有哪些好處?
拋棄搓麻惡習改學古箏 六旬阿婆生活質量提升
曾經有一位六旬的射陽老太太姜巧芳參加古箏六級考試,一時成為全場的焦點。姜奶奶是一個退休職工,退休之后為打發時間,打起了麻將,麻將輸贏沒個準,姜奶奶經常因此生氣,生活質量也大不如前。這段時間內,姜奶奶和年齡相仿的一位同事先后都患上了老年癡呆癥,醫生的診斷結果是老人年紀大缺少腦力勞動而致。
姜奶奶不愿意看到自己也這樣,在一位朋友的建議下姜奶奶放棄了麻將,改學古箏。姜奶奶說,自從學了古箏之后,不僅健腦健手,還能修養身心,陶冶情操,沒事的時候給老伴奏上一段,家庭氣氛融洽了不少。這次的考級考試,一來是為了感受一下考級的氣氛,二來想借考級向省里的古箏專家討教一下,爭取能有更大的提高。考試的時候姜奶奶沉著冷靜,表演一氣呵成,順利地通過了古箏六級考試。
不僅是姜奶奶有這么深刻的體會,科學也證明,老人學古箏對身體好處頗多:
1、彈琴觸弦刺激穴位
中醫認為,彈古箏時琴弦就像是針灸用的銀針一樣在刺激指尖,而指尖的“十宣”穴位可以刺激大腦神經,對治療中風、中暑、發熱和四肢抽筋都有一定療效。
2、娛神悅性,怡養生息
當老人感到疲勞或頭昏腦脹時,演奏一會兒古箏,這時疲勞感會消失,頭腦也會清醒起來。事實上,古箏可以看做是一種絕佳的音樂療法,它使人處于特定音樂環境,感受音樂的藝術意境,娛神悅性,宣調氣血,影響人的情志及臟腑機能以產生怡養生息的功效。
3、增強記憶力,延緩衰老
老年朋友一定有這樣的體會:隨著年紀的增加,大腦也逐漸出現了如記憶力減退、反應遲緩等退化現象。如果你能夠學習演奏一種樂器,就能幫助您推遲這種攻象的出現。
首先,按照科學家的理論,人的右腦是主形象思維的,并支配左手;左腦是主邏輯思維的,它支配右手演奏的樂曲中,曲式結構的嚴密性使左腦的邏輯思維得到訓練,而樂曲強烈的幻想性和藝術性,又使右腦的形象思維異常活躍,對樂曲的整體分析和處理,更是需要左右腦同時進行才能達到。
其次,演奏時雙手靈活細膩的動作和密切的配合,會調動聽覺、視覺、觸覺,一起來辨別演奏是否正確,使反應能力增強。
最后,背譜演奏也會使記憶力加強。因此,長期堅持練習,使大腦平衡地、積極地運用,這本身就可以推遲衰老的到來。
年紀大了能學好古箏嗎?
曾有71歲老人家拿到古箏十級證書
泰州姜堰一位68歲的王慶玲老人家,僅用3年就彈得一手好琴,還順利通過了古箏業余十級(最高級別)的考試。當時姜堰沒有老年人古箏學習班,每周王慶玲都乘車趕往泰州市區老年古箏學習班上課,她是班上年紀最大的。
“人年紀大了,記憶力就不好了。一下子接觸那么多符號,學了這個就忘了那個。”王慶玲說,我把指法抄到紙上,貼在廚房墻上,燒飯的時候,一得空就瞟上一眼。躺在床上,把白天學的在腦子里過幾遍。”
“考四級的時候,我把報名費送到老師面前,老師看都不看我一眼,只顧著收別人的。”老師說她不可能考得過,別浪費時間了。這沒有動搖王慶玲學琴的決心。“聽人家說,夜里12點以后,人的頭腦最清楚。我就每天12點起來看樂譜。”
“第一次考級,我心里沒有底。別人都是四、五、六級一步一步考過來的,我一下子考七級。”王慶玲說,古箏七級考試的順利通過,給了她莫大的鼓舞和動力。那一刻,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通過十級。老伴過七十大壽的那天,王慶玲也去上課了。“我不能落課,落一堂課得花比別人多兩三倍的時間彌補。”
拿到古箏十級證書那天,已經71歲的王慶玲哭了。
事實上,對于成年人,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從頭學一件樂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古箏作為樂器中最好上手的一種樂器,最適合老年人成年人無基礎的學習,而且這里要說的學習,也不是非要達到某種程度,而是通過學習古箏,使您父母的身體更健康,精神更愉快,生命更長久。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黑檀木——一般市場價6000以上 黑檀木屬于高級的木材,是世界上最稀少、最名貴木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