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崗教師倪華和他的天籟童聲“合唱團”
“太陽當空照,而我卻不知道,書本里說的海有多藍天空有多高……”《小書包》是特崗教師倪華的一首原創歌曲,這首歌唱出了山里孩子對外面世界的向往,也唱出了他與一支天籟童聲“合唱團”的故事。
倪華與學生們(2018年10月4日攝)。
2018年從紅河學院畢業后,倪華便選擇成為一名特崗教師。就在他即將迎來與孩子們共度的第四個教師節之時,卻因為工作調動不得不暫時與他工作的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碧安鄉昔本小學告別。雖然不舍,但讓倪華欣慰的是,他希望孩子們擁有的自信與夢想都種在了這里。
倪老師和孩子們
在某短視頻平臺上,倪華擁有12.1萬粉絲,除了記錄自己的歌聲及生活,他還創建了《倪老師和小朋友們》視頻合集,記錄他與孩子們相處的點點滴滴。這個系列的視頻讓網友們看到了這些大山里孩子的改變,卻也于8月29日更新至第83集后暫告一段落。
這一期視頻的內容是倪華與孩子們的告別,雖然說出“我的心會一直在那里”有些傷感,但倪華還是很欣慰看到孩子們越來越自信,也有了自己的夢想。
倪華帶著孩子們一起唱歌(2019年11月21日攝)。
倪華的家鄉在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景邁山,自小喜愛音樂的他曾創作《櫻花開滿景邁山》《云海上的古茶林》等歌曲,在音樂平臺及短視頻平臺上,他的認證是歌手、音樂人。可上學時的他一度因缺乏自信不敢唱自己寫的歌,在成為特崗教師后看到與自己小時候一樣沒有自信的孩子們,倪華就下定決心要帶孩子們做出一些改變。
除了擔任班主任和語文老師,倪華還承擔了全校的音樂課,他通過音樂讓孩子們變得越來越自信。去郊游時,他會帶著孩子們一邊前進一邊唱《郊游》;班級活動時,他會帶著孩子們一起唱《聽我說謝謝你》致敬為國家奉獻的英雄們;而他原創的《小書包》也成為了他與孩子們合唱的一首歌曲,并在多個音樂平臺發布。
“書本里說的海有多藍天空有多高……”“頭發又長了有老師為我剪……”《小書包》的歌詞中有大山里的孩子對外面世界的向往,也有倪華與孩子們的故事。在倪華來昔本小學前,孩子們對音樂的認知就是學校大喇叭放出的聲音,可現在他們可以面對麥克風和鏡頭放聲歌唱,甚至在許多音樂平臺上都能聽到他們的歌聲。
倪華為學生剪頭發(2019年11月13日攝)。
在倪華看來,從面對鏡頭會緊張到掉淚到如今可以唱歌、可以表演,孩子們現在已經歷練得愈發自信。小文是倪華的學生之一,在今年“六一”兒童節時,小文大膽說出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音樂家,唱歌給更多人聽。”他希望孩子們可以一直唱下去,自信下去,像小文一樣樹立夢想。
做特崗教師的意義
除了帶孩子們唱歌,倪華還會寫一些小劇本讓孩子們表演,有時還會通過劇情表演為孩子們制造一些小驚喜。校園小記者小陶還會在重要日子對同學進行采訪,有時對著鏡頭來一段才藝展示。在短視頻平臺上,許多網友為孩子們加油打氣,也有人與倪華交流做特崗教師的感受。
倪華帶學生學習(2018年10月4日攝)。
“有人跟我說,本來對做鄉村教師有些猶豫,但看了我的視頻很感動,也準備考教師資格證。”倪華說,自己拍的視頻不僅鍛煉了孩子們,記錄了他們的改變,還能夠影響他人選擇為鄉村教育貢獻力量,也是一種意義所在。
特崗教師是中央實施的一項對中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的特殊政策,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從事農村義務教育工作。據了解,近五年(2017年至2021年),云南省招聘特崗教師約2.66萬人,其中2017年4451人,2018年5248人,2019年6423人,2020年8673人,2021年1779人。他們分布在全省數千所鄉村學校任教,這也成為鄉村學校補充教師的主要渠道,優化了鄉村教師隊伍結構。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
太平鼓,是滿、蒙古、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因單面蒙皮又稱單皮鼓。流行于遼寧、吉林、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