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小四弦進入音樂課堂,助力音樂課程一體化
教研之花,凌冬綻放。為了促進音樂老師對“一體化”特色課程的思考,積極探討特色課程有效教學路徑,持續推動“五度三維”立體式音樂課堂改革,12月14日上午,教育管理中心藝術課程一體化教研活動在小學部舉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音色獨特的樂器聲從多媒體室傳出,這是小學部李卓恒老師在上音樂課。
看到孩子們手里拿著的獨特的樂器,小編一下子就喜歡上了,它叫——中華小四弦。
李老師“奏響”中華小四弦《小池》一課。在課堂上,李老師結合精美簡潔的課件并聲情并茂地朗誦《小池》,引導學生感受詩句的情感變化與韻律起伏,再結合中華小四弦彈奏,讓學生了解作品的文化內涵、情景意象,感受詩詞古韻的美,培養學生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
01.中華小四弦傳承中華美
易學易攜帶、便于集體教學
但音量又不會過大的小四弦
在小學部開展了一年的教學
一下子成了孩子們心中的熱門樂器
你感受到課堂上孩子們清脆的笑聲嗎?
《小池》的作者連用“荷花”“蜻蜓”“樹蔭”等豐富意象,呈現了初夏池塘清新的景色,細膩描繪出自然生命的樸素。在李老師的指導下,學生不僅品味了詩歌的文辭之妙,更懂得用音樂抒發內心情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更有利于塑造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02.中華小四弦探音教新途
李老師的課堂得到了聽課老師們的一致好評。隨后,老師們發表了各自的觀點和建議,并希望能在各學部推開類似教學模式。
李嘉君老師:“老師把知識講解得簡單透徹,學生的參與度很高。”
汪洋主任:“短旋律練習和重難點解決的時候李老師采取先唱譜子再練習彈奏的方式,注意了教學環節之間的銜接!
楊石奇老師:“課堂風趣幽默,教師個人的獨特魅力深深吸引了學生,基本節奏可以換一種中國風的鼓點,將更有獨特韻味!
肖倩老師:“師生配合度很好,在課堂中充分體現了教師的引導性作用!
郭晨老師:“音樂與各學科相融合是目前的發展趨勢,也是我們一直在關注的問題,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有內部聯系的。在朗誦的過程中可以把圖片變成視頻,在每句詩詞出現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彈奏,這樣更能從視覺、聽覺和觸覺上感受這首詩所表達的意境!
姚晶老師:“初中部也可以加入類似這樣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同時引導學生了解與認識音樂背后的文化背景。”
03.弦歌雅韻傳承創新
學習中華小四弦,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樂感、節奏感,在團隊協作、積極樂觀態度的培養等方面也有著深遠影響。孩子們在輕松的氛圍中享受音樂的快樂,課堂氛圍活躍,孩子更自主、課堂更有趣。
葉雯玲老師
目前,我校正在選修課中推開中華小四弦教學!澳壳爸腥A小四弦課堂教學內容,都是通過我們小四弦組的老師對已出版的小四弦教材和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共同研討和制定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的教學內容能達到統一!毙W部葉雯玲老師介紹。
中華小四弦進入音樂課堂,為各學部音樂教育開辟了新途徑。讓我們把這種樂器作為文化傳承的載體,讓學生感受到更多的音樂魅力。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