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師范學院“萌芽”社會實踐隊音樂第一課器樂進課堂
7月11日上午,嶺南師范學院“萌芽”社會實踐隊在上杭中學開展了民族器樂和節奏知識的音樂課程,旨在弘揚中國樂器文化與培養學生藝術修養。
課堂通過播放視頻與簡要講述讓孩子們提前了解民族樂器的種類,采用現場器樂演奏、使用器樂打節奏等互動方法,用優美柔和的樂曲和歡快活潑的節奏,讓學生們沉浸在音樂課堂中。
著名音樂教育心理學家詹姆士曾說:“器樂教學是最好的通往音樂體驗的橋梁。”當歡快的上課鈴聲響起,兩位小老師以古箏演奏的形式導入,彈奏一首《翠語》,活躍了“萌芽”一班的課堂氣氛。上課過程中,老師依次介紹了琵琶、二胡、古箏三種民族樂器,分析了中國的器樂發展,并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彈奏各類樂曲,與同學們密切互動,讓學生切身體會感悟音樂之美。
“鈴,鈴......”在小鈴鼓的節奏聲中,老師以《we will rock you》為例,指引學生用形象生動的肢體動作感受歌曲的旋律特點,帶領學生一邊唱一邊學習節奏。“舉起你們小手,打起來!”小老師與學生一起擊打節奏,在學習新節奏時,同學們出現節奏不準確的情況。針對這一現象,小老師以開小火車的方式,讓同學們進行節奏接龍,遇到學生卡頓的節奏時,及時糾正學生出現的錯誤。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參與節奏與歌唱相結合的集體表演,伴隨著歡快的歌聲,愉快地結束了本堂課的教學。
“因為教的是初中生,在上課前很害怕學生們不敢回答問題,不配合課堂,但是我發現學生們還是很尊重老師的,回答問題十分積極,答案很準確,這是令我非常驚喜的。”陳煥儀表示,希望接下來的支教活動也能順利進行。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們不僅感受到傳統的民族音樂魅力,還學會了運用簡單的打擊樂器擊打節奏,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群體協作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感知音樂、表現音樂、理解音樂的能力。
孩子們紛紛表示這堂音樂課與以往上過的音樂課不同,十分有趣。一位女同學興奮地說到:“真的很開心,這樣能看得到樂器的教學,能拍著鈴鼓打節奏,與同學朋友一起完成一首歌的節奏打拍是一次特別的體驗”。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