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聲音學術周”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辦
近日,“2021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聲音學術周”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辦。學術周通過多學科視角,在音樂、聲音及其相關領域促進學科的融合發展;鼓勵自由選題,開放對話,聯結和拓展學科發展的歷史與未來、理論與實踐,回應當下媒介生態變革不斷提出的新課題。中國高校影視學會音樂與聲音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音樂與聲音高峰主題論壇、錄音大師班等活動在學術周期間舉辦。
音樂與聲音專業委員會成立
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是由國家民政部批準、接受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業務主管的國家一級學會。作為學會增設的專業委員會,音樂與聲音專業委員會于7月9日舉辦成立大會,將為我國高校音樂與聲音藝術領域的學科建設提供新的支撐。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院長李俊梅表示,中國高校影視學會音樂與聲音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是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進學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開展院校合作、吸納各高校力量共同鞏固高等教育辦學的一項重要舉措,更是落實國家雙一流建設方案的實際行動。
成立大會上,中國傳媒大學黨委副書記王達品對中國高校影視學會音樂與聲音專業委員會成立表示祝賀和期待。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會長胡智鋒表示,希望音樂與聲音專業委員會搭建優秀平臺,團結全國同行,推動中國影視音樂、聲音學科發展,推出具有創新性的學術研究成果,引領學術潮流,搭建優秀平臺,為中國影視音樂、影視聲音人才培養作出新的貢獻。
錄音藝術、電子音樂制作、影視音樂等專業,都屬于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專業。“新技術為音樂和聲音創作,提供新素材、新方法,有利于創造新的聲音形式,塑造新的聲音景觀。”成立大會上,中國高校影視學會音樂與聲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俞锫介紹了專業委員會年度工作與設想。專業委員會主要由高校教師、部分特邀理事組成,希望打造一個有影響力的交流平臺、共享平臺、合作平臺。專業委員會聘請的國內音頻、音樂制作領域專家將帶來新技術、新思想和新方向,有助于音樂與聲音領域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聲音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
音樂與聲音高峰主題論壇啟幕“2021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聲音學術周”。高峰主題論壇上,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副會長周星、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陶經、北京電影學院聲音學院副院長劉嘉、浙江傳媒學院電視藝術學院副院長吳愛芳分別圍繞音樂與聲音藝術、專業建設等方面發表主題演講。
此外,本屆學術周設置“聲音科學與藝術”“音樂產業”“劇院管理運行與創新發展”“聽覺文化”等分論壇,以及音樂與聲音研究生論壇。其中,分論壇“聲音科學與藝術”聚焦新銳思想、技術與藝術、經典與前沿、中國與西方聲音藝術等可討論、有實際意義的話題。“聲音科學與藝術是科學與藝術碰撞出的一朵智慧火花,它既存在于遠離大眾的工業廠區,也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四川音樂學院講師李勇認為,科學與藝術是相通的,創新是它們共同的靈魂。分論壇“音樂產業”交流音樂產業發展的現狀、問題與趨勢,探討推進學科的融合發展與建設,旨在為我國音樂產業的現狀與未來發展提供專業性、前瞻性的觀點與建議。分論壇“劇院管理運行與創新發展”是首次加入學術周的主題,旨在探索、推動劇場管理運營的系統化學科建設與產學研融合發展。
音樂與聲音研究生論壇上,來自中國傳媒大學、廣西藝術學院、澳門科技大學等十余位研究生,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音樂與聲音科技相關領域學術交流研討。中國傳媒大學碩士研究生韓璐結合大量影片案例,從電影音樂創作入手,研究如何把多元化民族符號與工業化電影創作融合;中國音樂學院博士黃司祺借助聲學測量技術,系統分析民族管弦樂音響特征,提出配器音響建議等。中國傳媒大學媒介音視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王雨田表示,聲音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呈現出日新月異的形態,希望同學們能保持探索精神,深入思考,積極挖掘相關領域的新知識、新觀點,為聲音科技未來的發展貢獻力量。
與高速的產業進化同向同行
近年來,聲音設計在國內影視行業中作用日益增大。但是,相關人才培養方案不能緊跟行業步伐。燕京理工學院傳媒學院導演專業負責人黃鵬認為,現階段,大部分培養計劃還是秉承聲音作為畫面的補充來進行教學,缺乏整體觀和工業化標準。“目前,影視聲音教育面對行業的發展多少顯現出一些無力。”北京電影學院聲音學院副院長劉嘉介紹,影視聲音的教學模式和課程結構,大體思路是以實踐教學的模式為主導,依據業界成熟的聲音制作工藝環節組織教學,學生走出校門后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產業勞動者,但是對于文化產品而言是不夠的。“工藝技術訓練是以藝術創作為最終目標的,可以加入更多藝術創作相關內容,更好地促成技術和創造力的融合。”劉嘉認為,支撐完成高水準的影視作品,除了有熟練的制作技巧之外,更要有創意和想法。
“學術研究和學科建設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作為社會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高校應把握社會需求,培養符合要求的專業人才。在專業建設、課程設置、教材體系、課程內容等方面,業內應當有充分的交流、借鑒,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促進、共同發展。”俞锫表示,專委會將建立良好的交流平臺,促進音樂與聲音領域的學術發展和學科建設。
本屆學術周還將視線投向游戲聲音設計,其間舉辦的第十七屆錄音大師班,首次針對游戲聲音交互設計開展講座。游戲在文化娛樂行業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聲音設計是游戲制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8082Audio聲音設計師李佳騏表示,目前,國內游戲聲音設計領域存在人才稀缺、從業者水平差異大、行業規范尚未成熟、外行領導內行等情況。
“游戲聲音設計和錄音的思維方式不同。游戲聲音的內容資源是為設計與功能服務的,一個游戲聲音設計師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設計制作內容資源、設計確定功能及實現方式、制定時間表與計劃、交互數據整合、測試與混音等。”騰訊NEXT Studios聲音設計師楊杰說,游戲聲音設計師,要通過聽覺可信度、豐富節奏、豐富層次、擴充單一對象的創作空間,來完成虛實結合的目標;通過挖掘所有的可能性,將之變成可以聽到的內容,同時也要關注時間和成本的投入。
網易游戲Zen工作室音頻總監陳柏翰認為,聲音設計應具備獨特性,例如通過樂器、樂風和樂種呈現時代風格、生活態度、文化特征,將游戲聲音的呈現劇場化、舞臺化、電影化,進行寫實與意境的結合。他鼓勵聲音設計者在生活中積累聲音細節和聽覺感受,大膽嘗試和實踐,并保持積極的求知欲和學習動力,與高速的產業進化同向同行。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