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音樂博物館再現百年傳奇
音樂是哈爾濱城市文化的靈魂。開埠百年,從極具特色的北方多民族音樂、古典浪漫的西洋音樂、民族救亡的紅色音樂,到書寫時代篇章的現代音樂,都深深鐫刻在城市文化發展的基因中。
位于松北區濱水大道哈爾濱大劇院東側藝術宮一層的哈爾濱音樂博物館展廳面積達4000平方米,設有“黑土地歷史音樂文化”“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的誕生”“城市音樂的百年瞬間”等15個展區,包含樂器、圖片、樂譜、文物等多種展品,讓參觀者可以直觀地了解哈爾濱的音樂歷史、特色文化與城市精神。
走進哈爾濱音樂博物館,在前廳參觀者一眼就會看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音樂之城”獎牌。2010年6月22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Constanza大廈里,聯合國副秘書長沙祖康親手將“音樂之城”的獎牌授與哈爾濱。當時,全世界只有6座城市獲得了這一榮譽。獎牌的右側是由著名家鄉音樂家傅庚辰題字的哈爾濱音樂博物館館徽。
哈爾濱音樂博物館內圖文并茂地展示與講述了松花江流域的音樂歷史文化、哈爾濱的近代西方音樂、新中國成立后哈爾濱音樂的發展等哈爾濱音樂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和各種特色樂器,還為家鄉音樂家傅庚辰和曾在哈爾濱生活過的“西部歌王”王洛賓設有獨立展區。
除樂器、圖片和文獻文物的展示外,哈爾濱音樂博物館還獨具匠心地展出了制作樂器的各種工具。館內有一個房間名為“初次的舞臺”,孩子們在這里可以聽到人生舞臺上的第一次掌聲。每周六,這里還會舉行音樂啟蒙公益活動。
哈爾濱音樂博物館的建成,讓“音樂之城”的文化靈魂得以安放和再現,也是踐行“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的理念,為哈爾濱城市文化發展打造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務新格局。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