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唐朝音樂文化與琵琶藝術交融,音樂藝術得以發展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音樂領域更是有其獨特的發展和傳承,擁有自己的樂器。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豐富多彩的音樂藝術,也吸收和融匯了世界音樂文化遺產。
唐代從音樂中提取元素,創作詩歌,掀起文化藝術的狂潮。使得唐代百姓的精神世界獲得極大的滿足感和榮譽感,兼容并包的開放文化的背景之下,更加促進了唐朝積極的文化創作的社會氛圍。在這一時期,中原文化與周邊少數民族文化碰撞、交流,中外文化進行探索和溝通。
唐朝的經濟空前繁榮,使得其在歷史上的政治、軍事、文化等多方面具有深遠意義。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唐朝,文化藝術得以繁榮發展。
作為中國民間音樂中“彈撥樂器之王”的琵琶,最早出現在秦朝,魏晉時期才稱為琵琶,在唐朝大受歡迎,無論是在宮廷還是百姓生活中,都能看到琵琶的蹤跡。
尤其是唐朝開放的文化交流環境下,西方音樂文化和少數民族的音樂藝術與歷史悠久的琵琶藝術進行了結合,推動了琵琶音樂藝術的創新性發展。
一、唐朝盛世環境下,文化逐漸發展
1、社會平穩有序、安全便利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唐朝的經濟繁榮為其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是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
隋朝以后,唐代政府施行三省六部制,加強中央集權,增強政治管理強度,完善制度法規,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平穩有序、安全便利的大環境。
科舉制的推行更是鼓勵唐朝人積極上進、奮發努力。文化水平有了普遍提升,為高水平的音樂文化發展爭得一席之地。除此以外,音樂廣泛受到百姓的喜愛,在祭祀慶典、農忙等時,多有樂舞。
2、設立專業音樂機構
統治者建立了專業音樂機構,派專門的人員管理,培養和管理優秀的藝術人才,用于專業慶典和平時的休閑娛樂。
渲染了濃厚的音樂氛圍,是唐代音樂文化的興起和壯大良好的開端。音樂機構包括政府管轄和宮廷管轄,由中央到地方,例如教坊,大樂署等。
音樂開始流行和傳播。直接為皇宮準備的音樂機構,都是由君主親自下令排練,以在大型宴會進行招待客人和演出。
唐代除了注重發展自己的文化內涵,同時以史為鑒,制定開放政策,開放性的引進少數民族與西方國家的宗教、文化、藝術等,增強多方密切聯系,促進文化的交融
。對外來音樂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與中國音樂元素結合,創造出更加優秀的音樂推向世界。多元的文化綻放多彩的世界。
音樂元素為詩人提供靈感,詩詞又為音樂注入靈魂,詩人為音樂寫詩,音樂家為詩歌奏曲,形成了古典燦爛的詩歌文化與音樂文化相得益彰的精彩時代。
二、唐代的琵琶藝術逐漸興盛發展
1、成為“曲藝之王”
琵琶的特點在于音域大,音色柔美,變現力強,是中國民間音樂的“曲藝之王”。隨著對琵琶演奏的研究,演奏的方式,種類,表現力和張力都在逐漸的成熟和豐富。
唐代更有白居易的《琵琶行》,“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一曲琵琶,拉住了前行的腳步,唐朝人對琵琶的癡迷可見一斑。
在敦煌壁畫和云岡石刻中,對琵琶均有記載!赌奚盐琛返缺姸鄻非梢娕玫陌l展程度極高,琵琶演奏更是聲震如春雷,令人拍案叫絕。
2、吸收外來文明
在現代大環境下,音樂文化更加開放,交融。應該在創新傳統音樂的同時,吸收外國優秀的音樂元素,推動多元文化的發展。
現代交通的便利,更為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了解的快車,網絡的發展將世界文化溝通。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琵琶充分體現了對藝術的崇高追求,是文化藝術的一道靚麗風景,繼續對琵琶進行繼承和發揚,推動琵琶現代音樂藝術的不斷發展。
唐代的音樂藝術和琵琶文化仍有繼承和創新的藝術價值,要不斷了解歷史,深入思考,汲取前人留下的經驗教訓和寶貴財富,讓古典藝術與現代文化結合,創作出符合現代生活實際、多元的音樂藝術。文化多元,相互借鑒和保留,都是為了發展獨特的文化繁榮。要不斷的豐富物質世界的同時,為精神世界添磚加瓦。
以史為鑒,唐代的開放促進了經濟、政治、文化等一系列的繁榮。由此可見,加強開放,平穩安寧的社會環境會為文化提供平穩的平臺,文化又會為更優秀的文化奠定基礎。堅持開放,堅持交流和溝通,營造舒心、安全、富有文化底蘊的社會環境,為寶貴文化財富進行傳播和發揚。
參考文獻:《通典》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