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所高校800余場演出 教育系統“音樂黨史”系列活動收官
舉行各類演出800余場,覆蓋了29個省(區、市),走進社區、軍營、鄉村、機關、工廠......過去一個月,教育系統“音樂黨史”系列活動火熱開展。日前,活動收官演出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行。跟教育小微一起去現場看一看——
6月27日晚,教育系統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音樂黨史”系列活動收官演出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行。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翁鐵慧出席活動,教育部有關司局負責同志、北京市教育工委負責同志、部分高校負責同志及師生代表、北京大學醫學院赴鄂醫療隊的優秀抗疫代表、航天五院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研制團隊的科研人員代表等共500余人參加了活動。
藝術形式豐富
本次演出以“頌歌獻給黨”為主題,系統梳理了黨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音樂曲目,以背景講述、交響樂、合唱、配樂詩朗誦等多種藝術形式,精彩演繹了《國際歌》《抗日軍政大學校歌》《歌唱祖國》《在希望的田野上》《不忘初心》等各個時期、不同題材的代表性音樂作品,生動回顧了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展現了革命年代青年的豪邁精神氣概,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后繁榮昌盛的新氣象,描繪了改革開放時期欣欣向榮的火熱景象,唱響了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的自信與自豪,抒發了人民群眾對黨和國家最真摯的愛。
活動在演繹專門為抗疫所創作的歌曲《我們》時,邀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90后黨員吳超醫生到現場并深情講述了赴鄂抗疫的經歷和感受,引發了在場觀眾的強烈共鳴。
同時,多所高校師生也共同精彩演繹了“音樂黨史”系列活動中的優秀作品,其中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延安大學組成的延河聯盟學生合唱團共同演唱《保衛黃河》,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師生聯合演唱交響清唱劇《江姐》,來自中央民族大學56個少數民族青年學子一同演唱《唱支山歌給黨聽》,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戲劇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學生聯合表演的配樂詩朗誦《我們的長征》等。整場活動臺上臺下積極互動,在全場觀眾共同高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和《我和我的祖國》中將活動推向高潮。
據悉,教育系統“音樂黨史”系列活動于今年5月下旬啟動,活動以“唱響百年輝煌,凝聚奮進力量”為主題,以11所音樂類院校為主體,由全國百所高校共同參與,廣泛組織高校師生通過發揮教育系統優勢,深入各地基層一線開展文藝展演和文藝宣講活動,并以直播、網絡接力等形式開展云端音樂會、云端聯唱等線上活動。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里共舉行各類演出800余場,覆蓋了29個省(區、市),其中近200場服務了各地社區、軍營、鄉村、機關、工廠等基層單位,線下服務受眾百余萬人,線上服務受眾數千萬人,成為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新聞聯播》等中央主流媒體先后對活動進行報道。教育戰線廣大師生展現了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用實際行動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