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評論學會第八屆年會 研討新時代音樂評論發展之路
在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從事音樂評論,而音樂評論協會的重要功能就是引導評論向正能量的方向發展,而不是陷入流量為王、沒有下限的陷阱。12月11日至13日,由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與中國音樂評論學會聯合主辦的中國音樂評論學會第八屆年會在長沙召開,與會專家共同研討新時代背景下我國音樂評論的創新發展之路。
目前音樂評論學會會員共有300余人,分部在全國各地,都是在音樂評論中具有突出成果的專家學者。12月11日,中國音樂評論學會會長王次炤先生主持評審了“上音院社杯”學會獎、“人音社杯”書評獎參評論文。來自全國各高校包括十一個獨立音樂學院及綜合大學音樂學院的500余篇論文參評,參與高校參評論文數創評論學會年會的歷史新高,經過國內頂尖級音樂理論家王次炤、張弦等九位評委的評審,120余篇論文獲獎。
湖南師范大學副校長周俊武、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周海宏、中國音樂教育學會會長謝嘉幸、人民音樂出版社副總編輯《中國音樂教育》主編杜永壽、《人民音樂》副主編張萌、中國音樂評論學會會長王次炤等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大會分為五個學術組開展了學術主題發言與研討活動,從音樂創作評論問題、音樂評論的方法和人才培養問題、自媒體時代的“微樂評”等方面,論述了我國當前音樂評論界所存在的問題并給予了富有創新性的解決思路,獲得了與會者的廣泛認同。
此次大會從音樂創作、表演、理論、方法、人才培養等各個層面圍繞音樂評論這一主旨,緊扣當代音樂發展的脈搏,結合當下音樂生活中的現實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地研討,學社成果豐厚質量優秀,極大地促進音樂評論學科的發展。作為主辦單位,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有多名優秀教師進行了主題發言,獲得參會學者的肯定。
近年來,湖南師范音樂學院以學術科研為平臺,以教育教學為基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從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學術智庫、社會影響等方面進行學科內涵建設,涌現了一批高水平、高層次、高質量的學科建設成果,在學界廣受好評。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