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百鳥朝鳳”經典鋼琴作品特別策劃音樂會
2021國際鋼琴系列:“百鳥朝鳳”經典鋼琴作品特別策劃音樂會 【開票】
演出時間:2021.04.04 - 2021.04.05
演出劇場:音樂廳
演出時長:待定
日期/場次:
2021.04.04 周日 19:30
2021.04.05 周一 19:30
藝術家 韋丹文
中央音樂學院外籍專家,教授,博士生導師。
曾師從于浪漫派大師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茲,在眾多的國際鋼琴比賽中獲獎,包括蒙特利爾國際鋼琴比賽,Robert Casadesus 國際鋼琴比賽,以及 Marguerite Long 國際鋼琴比賽。
2003年,韋丹文回國,與沈陽音樂學院合作創辦了沈陽音樂學院國際音樂教育中心,2006年起兼任沈音附中鍵盤學科主任。自2013年起擔任Perugia國際音樂節常任指揮,同年當選為中國音協鋼琴學會副會長。2015年受聘于中央音樂學院。
藝術家 卞萌
鋼琴家,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在俄羅斯國立圣彼得堡音樂學院獲得鋼琴演奏和藝術學雙博士學位,卞萌從1996年起在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擔任鋼琴主科教學工作,有多個學生在國內國際音樂比賽中獲得數十個獎項。卞萌教授編譯蘇俄作曲家鋼琴教材多種,著有《中國鋼琴文化之形成與發展》,與人合編《鋼琴全面訓練基礎教程》一套,主持《鋼琴協奏曲數字化演奏訓練系統》研究,出版了個人鋼琴獨奏專輯《中國鋼琴音樂精選》和《鋼琴名家教名曲――卞萌專輯》。鋼琴家卞萌的演奏曲目廣泛,歷來以其深厚的功底和真切音樂演繹廣獲佳評。
藝術家 張志瑋
張志瑋,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碩士生導師,十歲起先后就讀于中央音樂學院附小、附中,大學鋼琴系直至研究生,師從陳比鋼、吳迎、李其芳、周廣仁教授。
其學生在眾多國際國內比賽中獲獎,比較突出的有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鐘獎”、意大利國際鋼琴比賽、加拿大音樂橋協奏曲比賽、日本國際高中生鋼琴比賽、香港亞洲杯全國鋼琴比賽、美國奧柏林國際比賽中國賽區、全國星海杯比賽、斯坦威鋼琴比賽等。許多學生考入國內外著名音樂學院獲高額獎學金。
應邀擔任國際國內鋼琴比賽的評委,并錄制了考級示范帶。在許多城市舉辦公開教學及講座,同時在國內各地舉辦了多場個人音樂會,并同廈門愛樂樂團、中國電影交響樂團合作演出鋼琴協奏曲,同許多中外知名音樂家合作演奏室內樂作品,他熱情感人的音樂及輝煌的技巧贏得了廣泛贊譽。
藝術家 趙聆
著名世家鋼琴演奏家,旅德鋼琴博士,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斯坦威藝術家。
德國慕尼黑戲劇音樂學院有史以來第一位中國鋼琴博士和唯一一位在鋼琴專業教學領域任職十年的中國人。法國CZIFFRA等國際鋼琴大賽及多項優秀指導教師榮譽獲得者。
從小生長于中央音樂學院得天獨厚的環境,自幼隨父母——著名鋼琴教育家趙屏國、凌遠學習鋼琴。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和德國慕尼黑音樂戲劇學院,師從著名鋼琴演奏家、教育家凌遠,郭志鴻、周廣仁、F.Massinger、L.Fleisher、H.Laygraf先生,深得中西方教學及演奏精髓。
作為一位活躍在國際鋼琴演奏和教學領域的音樂家,她承襲了德奧鋼琴演奏流派的嚴謹細致,并繼承融合了家傳獨特的演奏及教學精粹,足跡遍布歐洲、亞洲、美國、圣彼得堡等重要音樂廳,成功舉辦過數百場獨奏音樂會、室內樂音樂會,并成功與波恩愛樂交響樂團、慕尼黑愛樂、北京交響樂團、圣彼得堡愛樂等樂團合作演出,她的演奏和音樂會錄音經常在歐洲電臺中播出。
《德國晚報》稱她的演奏“聲音精致、溫暖而華麗,音樂細膩引人入勝,把聽眾帶進忘我的佳境”。《德國南德報》評價她的演奏“充滿強烈的表現力和說服力,具有強烈感染力的色彩演奏”。
錄制出版多張個人演奏的肖邦、舒曼、舒伯特獨奏專輯;出版主編書籍《零點起步學鋼琴》教材;鋼琴教育家凌遠教授教學紀念冊;《大師之門——鋼琴老師應該是培養藝術家的藝術家》鋼琴教育家趙屏國教授鋼琴教學文集。
藝術家 盛原
盛原作為音樂會鋼琴家贏得了國際性的矚目,他的演出遍及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紐約時報》稱“盛原先生的聽覺有著無可挑剔的平衡感……(他的演奏)給人的是完全動人心魄的吸引力。”他曾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倫敦卡多根音樂廳、國家大劇院、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等音樂廳演奏,紐約古典音樂臺、波士頓古典音樂臺、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西班牙國家電視臺、法國國家廣播電臺、波蘭國家電視臺及中國中央電視臺等均播出過盛原的演奏。他作為獨奏家曾經與國內外諸多交響樂團合作。同時,作為室內樂演奏家,盛原曾與上海弦樂四重奏,及小提琴家Aaron Rosand、Arnold Steinhardt、Vadim Repin、大提琴家Andres Diaz等人合作。盛原對早期鍵盤樂器的理解與掌控也得到了最高的評價。他用羽管鍵琴錄制的巴赫哥德堡變奏曲由國家大劇院唱片公司NCPA Classics出版發行,該唱片于2019年獲得第三屆“唱工委音樂獎”之“最佳古典演繹專輯”獎。作為荷蘭Piano Classics唱片公司旗下藝術家,盛原已經出版發行了巴赫、肖邦及柴可夫斯基作品的10張CD。盛原現任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他是“音樂光明行”盲人音樂公益項目的創始人。
藝術家 由熹
博士生導師、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主科教授、施坦威藝術家,中央音樂學院國際室內樂音樂節創辦人、藝術總監。
曾就讀于中央音樂學院附小附中,保送升入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蘇黎世音樂與戲劇學院、美國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作為少數的學貫東西歐、傳承于純正德歐學派與俄國學派的鋼琴家,由熹演奏足跡遍布亞歐美洲重要音樂廳。
獲中國教育部“新世紀人才”、中國教育部“霍英東基金青年教師獎”、北京市宣傳系統“四個一批”等多個獎項獲得者;被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評為中國十大青年鋼琴演奏家。
曾擔任“珠江·愷撒堡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高天杯·第11屆肖邦青少年國際鋼琴比賽”副主席、波蘭克拉科夫“瓦維爾·肖邦國際鋼琴大賽”、法國南希第14屆國際鋼琴大賽評委副主席等國內外大賽評委。
藝術家 鄒翔
鄒翔,鋼琴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茱莉亞音樂學院學士、碩士和表演博士,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國家藝術基金舞臺藝術表演人才。他是首位及唯一公演里蓋蒂《鋼琴練習曲》與梅西安《二十圣嬰凝視》全本的中國鋼琴家。英國《國際鋼琴》雜志稱他為“中國詮釋現代音樂的領軍人物”。
鄒翔積極推動中國當代鋼琴音樂表演及研究,他曾個人委約和世界首演葉小綱《納木措》、周龍《敦煌幻想》、陳怡《詠竹》、何訓田《櫻桃祈禱文》和高平《“浮影”第一鋼琴奏鳴曲》,中國首演陳怡、周龍和盛宗亮創作的大型鋼琴協奏曲。他演奏的葉小綱《納木錯》、周龍《五魁》和盛宗亮《我的旁歌》被收入《中國鋼琴獨奏作品百年經典》。
藝術家 陳韻劼
陳韻劼,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主科教研室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珠江·愷撒堡簽約藝術家。陳韻劼畢業于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學士學位和茱莉亞音樂學院碩士學位,最后以藝術家文憑畢業于克利夫蘭音樂學院。陳韻劼先后師從于尤大淳、邵丹、吳迎、凱文、卡普林斯基、瑞卡利、波爾第教授。陳韻劼在中國國際鋼琴比賽、德國愛特林根、西班牙桑坦德、法國瑪格麗特·隆、美國基納·巴考爾、辛辛那提、克利夫蘭和青年音樂家職業演出選拔賽,以及韓國尹伊桑和首爾國際音樂大賽中獲獎。
陳韻劼是中國首位公演斯克里亞賓奏鳴曲全集的鋼琴家, 錄制出版有斯克里亞賓奏鳴曲全集和李斯特超技練習曲全集唱片。2018年至今擔任桐鄉國際鋼琴音樂節藝術總監。2020年12月起,陳韻劼推出《貝多芬奏鳴曲全集》觀眾任意點彈音樂會,將持續在國內多地公演。
藝術家 米沙·納米諾夫斯基
俄羅斯裔美國籍鋼琴家米沙·納米諾夫斯基享有“藝術大師”(德國漢堡的報紙評論)和“鋼琴抒情詩人”(法蘭克福音樂雜志評論)的名望。
納米諾夫斯基的國際聲譽主要來自于多項國際鋼琴大賽的奪冠,如2014年“德國鋼琴家獎”的桂冠,紐約Kosciuszko肖邦鋼琴比賽、意大利坎圖鋼琴比賽的最高榮譽,以及日本仙臺國際鋼琴比賽等。繼2014年在巴黎的多場巡演后,他被法國評選為年度“最杰出音樂家”頭銜。
他常年活躍于世界各地的音樂廳和音樂節,如卡內基音樂廳、肯尼迪藝術中心、法蘭克福老歌劇院、莫斯科大音樂廳、上海交響音樂廳、巴黎科爾托音樂廳、波士頓喬頓音樂廳、慕尼黑音樂廳等。
他以獨奏家身份與辛辛那提交響樂團、日本仙臺交響樂團、廈門愛樂樂團、圣彼得堡Capella交響樂團等協作演出。
他的博導陳宏寬教授評價納米諾夫斯基:“一位嚴謹的音樂家與卓越超群的鋼琴演奏家,一位有著光明演奏事業前途的年輕人,他廣袤的文化和教育背景無疑是他的資本。同時他又是一名出色的鋼琴教師,有著非同尋常的活力與意念”。
他深厚的“俄羅斯鋼琴學派”底蘊來自于他的老師莉索·維爾薩拉澤(傳承自Yakov Zak和海因里希·涅高茨學派)。納米諾夫斯基早年在莫斯科音樂學院學習,15歲他以全額獎學金被曼哈頓音樂學院所羅門·米科夫斯基教授收入門下獲得學士學位,之后他以DAAD德國政府特頒的特殊人才獎學金,赴慕尼黑音樂學院隨埃莉索·維爾薩拉澤學習,獲得“最高演奏家文憑”,被慕尼黑音樂學院留任維爾薩拉澤的助教期間,納米諾夫斯基以全額獎學金進入耶魯大學音樂學院攻讀碩士學位。隨后他在波士頓的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師從陳宏寬教授完成了他的博士DMA學位。
納米諾夫斯基近期為德國TYX art公司錄制發行唱片。他的最新唱片獲得2020年“德國唱片評論獎年度最佳室內樂唱片”。
藝術家 佟博
俄羅斯鋼琴學派的代表之一,繼承涅高茲鋼琴學派和德奧學派優秀傳統的青年鋼琴家佟博,多年來頻繁地在世界各地舉行獨奏、協奏曲、室內樂音樂會。她曾多次應邀在俄羅斯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國立音樂學院大廳、俄羅斯圣彼得堡愛樂大廳、瑞士盧賽恩巴洛克大廳和德國慕尼黑國家音樂廳巡回演出。《德國鋼琴新聞》報道:“佟博擁有一種獨特的能力使她能夠通過音樂和人交流并且她也知道如何與聽眾建立一種即時的交流、互動。她在音樂中表達出來的豐富的情感,演繹音樂時所傳達的感人的真誠、完美的聲音、對音樂的敏銳,這些解釋了她作為青年鋼琴家多年來成功的原因”。在接受過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音樂學院附中十年全面系統教育后,佟博考入德國漢諾威戲劇與音樂學院,師從世界著名鋼琴家、教育家弗拉基米爾·克萊涅夫,取得了音樂教育、藝術演奏家雙碩士學位和最高演奏家文憑/博士學位。
在此期間多次在國際鋼琴比賽中獲得重要獎項。
2006年至今任教于在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主科教研室。期間,學生多次獲得國內外比賽、獎學金等獎項。
藝術家 吳純
吳純,德國漢諾威音樂、戲劇與媒體學院鋼琴演奏家博士,烏克蘭敖德薩國立音樂研究院鋼琴表演藝術博士、音樂藝術學博士,是目前唯一獲得三個博士學位的中國鋼琴家,十六項國際大獎獲得者。是清華大學駐校藝術家、施坦威藝術家、庫客音樂簽約藝術家,烏克蘭敖德薩國立音樂研究院鋼琴系榮譽教授。現任教于中央音樂學院。
藝術家 周韻清
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青年教師。
2013年國際青年藝術家大賽首獎獲得者,曾獲紀念美國鋼琴家約翰·布朗寧特別獎、紀念美國鋼琴家魯特·拉雷多特別獎、斯洛莫維克大獎,簽約藝術家。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吉娜·巴考爾鋼琴比賽2013及2017年第一名獲獎者。“Salon de Virtuosi”音樂藝術成就獎、中國音協“華夏琴英”全球華人計劃青年鋼琴家,多項國內、國際重大賽事獲獎者。
活躍于世界著名國際舞臺上,包括舉世聞名的紐約卡內基贊克爾音樂廳、紐約林肯中心、華盛頓肯尼迪中心等曾舉辦大型獨奏、重奏室內樂、協奏曲音樂會并受到國際樂評媒體的相關報道和高度贊揚。
被《紐約時報》稱為極具“轟動性、光彩奪目”的鋼琴家,美國《赫芬頓郵報》稱他的演奏“擁有霍洛維茨式的典雅及高超的技巧”,《華盛頓郵報》評價他“是一位極富有才華并征服觀眾的青年大師”。
藝術家 黃若愚
黃若愚,現為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主科教師。先后獲得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學士學位、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獲得碩士及演奏博士。曾師從鄭大昕、殷承宗、利普金、卡普林斯基、麥克唐納。在旅美最后四年,跟隨謝爾蓋·巴巴揚學習了俄羅斯涅高茲學派的演奏技術。
曾與俄羅斯馬林斯基交響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美國德克薩斯州交響樂團等合作;也在國家大劇院、中山音樂堂、紐約林肯中心Alice Tully音樂廳、波士頓喬丹音樂廳、俄羅斯馬林斯基劇院等獨奏;合作過的指揮家包括:俞峰、鄭小瑛、Arie Vardi、 Zaurbek Gugkaev、呂嘉、胡詠言、楊洋、朱其元、林濤、范燾、張振山、吳懷世、肖鳴等。
2018年受文化部、中演公司邀請,隨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著名作曲家葉小綱老師出訪哈薩克斯坦、拉脫維亞、俄羅斯傳播中國文化,巡演一帶一路第三十七期中華文化大講堂,成為一帶一路音樂使者。同年被克里夫蘭音樂學院聘為克利夫蘭夏季學院客座教授。
同時,黃若愚還從事創作,其創作的主要作品有《C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聲樂情景套曲《四季》。其部分作品在中央電視臺、學習強國、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等演出與收錄。
藝術家 鹿堯
鹿堯,1992年生于山東,3歲起跟隨父親學習音樂,2002年起師從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常樺教授并于2004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2011年保送中央音樂學院后師從吳迎教授,2018年留校任職中央音樂學院鋼琴主科教師。
鹿堯自幼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4歲榮獲第十一屆“星海杯”全國少年兒童鋼琴比賽專業組第一名,15歲榮獲“德國貝多芬音樂節”全國青少年鋼琴選拔賽第一名并受邀赴德國貝多芬音樂節舉辦音樂會。大學期間,先后獲得第一屆雅馬哈全國鋼琴比賽第二名、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中國音樂類最高獎項)鋼琴比賽第一名和西班牙Maria Herrero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
鹿堯的演出足跡遍布中國、美國、德國、意大利等十余個國家三十余座城市,并曾受邀與多個交響樂團合作十余首鋼琴協奏曲。媒體評價他的演奏“音色鏗鏘有力,光彩照人,且技巧嫻熟,有著超強的駕馭能力。”“他手下的旋律既有聰慧正直的氣質,又有熱烈真摯的情感。”2013年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鋼琴比賽中,他出色的表現令評委驚嘆,稱“他的樂感與手指機能都非常棒,有著驚人的技術和強大的爆發力,演奏飽滿且富有激情。”
藝術家 胡一帆
胡一帆,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教師,旅德青年鋼琴演奏家,漢諾威音樂、戲劇與媒體大學博士,北京音樂家協會基礎分會會員。
胡一帆老師自幼于上海習琴,曾師從呂淑婷老師、王佚恩老師以及上海音樂學院教授趙曉生老師。后定居北京,師從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姚敬莊老師,并得到中國著名鋼琴教育家楊峻教授以及中國著名指揮家、鋼琴家石叔誠先生的點撥和提攜。進入漢諾威音樂學院后,先后師從金美京、馬庫斯·格羅教授以及貝恩德·格茨克教授學習。
胡一帆老師多次獲得國內外各類鋼琴賽事獎項,其中有:上海青少年鋼琴比賽第二名,“希望杯”青少年鋼琴比賽第二名,摩洛哥皇家國際鋼琴比賽第二名,第69屆斯坦威國際鋼琴比賽華北賽區專業組第二名,鼓浪嶼青少年鋼琴比賽專業組第一名,入選布索尼國際鋼琴比賽,第60屆意大利Viotti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第七屆意大利李斯特國際鋼琴比賽第二名等。胡一帆老師的演奏才華得到國內外大量專家評委以及樂評人的一致好評。
胡一帆老師近年來作為演奏家多次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足跡遍布國內外多座城市。2010年于北京成功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2014年參加德國漢諾威“紀念約翰·施特勞斯誕辰190周年”系列音樂會,2015年受德國“Harz”國際音樂節的邀請再次演奏施特勞斯《Burleske》, 2016年在德國哈勒國際藝術節及德國國際夏令營Lüneburg Heide演出貝多芬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同年11月,又于廈門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2017年,作為施坦威特邀青年鋼琴演奏家,于天津“五月音樂節”中成功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
藝術家 謝子薇
謝子薇,青年鋼琴家,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教師,第十一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獲得者,雅馬哈未來藝術家。她是中國鼓浪嶼(國際)鋼琴比賽、中國音樂小金鐘獎、雅馬哈鋼琴比賽學院大獎主要獎項獲獎者,以及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寶鋼獎學金和北京市優秀畢業生稱號獲得者。
她被先后保送進入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攻讀本科和碩士研究生,跟隨著名鋼琴家鄒翔教授深造學習七年。她曾就讀于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和附中,師從唐麗娟教授和王春教授。她曾在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日本濱松Act City音樂廳、國家大劇院、中山音樂堂、臺灣藝術大學、深圳音樂廳和星海音樂廳進行演出,并與深圳交響樂團、EOS交響文獻樂團、廈門愛樂樂團和四川交響樂團合作。
曲目
牧童短笛 賀綠汀 曲
鋼琴:黃若愚
兒童組曲 丁善德 曲
漁美人組曲(選段) 吳祖強 杜鳴心 曲
鋼琴:趙聆
民歌四首 王建中 曲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
軍民大生產
繡金匾
翻身道情
鋼琴:盛原
序曲與舞曲 黃安倫 曲
鋼琴:陳韻劼
——中場休息——
五魁 周龍 曲
鋼琴:鹿堯
東山魁夷(選段) 汪立三 曲
鋼琴:吳純
京劇瞬間 陳其鋼 曲
鋼琴:周韻清
奏鳴曲-浮影 高平 曲
鋼琴:鄒翔
百鳥朝鳳 王建中 改編
一鋼:由熹、張志瑋
二鋼:佟博、胡一帆
三鋼:米沙·納米諾夫斯基、卞萌
四鋼:謝子薇、黃若愚
指揮:韋丹文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