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老師張宏波:用樂章幫孩子插上夢想的翅膀
“好想好想飛到天空,去捉螢火蟲……”為準備參加今年的市中小學生合唱比賽,余姚市姚江小學合唱團的孩子們在開學后的第二周,就投入到緊張的排練中。
排練需要占用課余時間,合唱團所有的孩子都樂在其中,這離不開指導教師張宏波溫暖的鼓勵與貼心的支持。在孩子們的眼中,這位老師不僅是音樂知識的傳授者,更是成長路上的引路人,用音樂語言引領著每一個熱愛音樂的孩子勇敢逐夢前行。
人物簡介
張宏波,余姚市姚江小學副校長、音樂老師寧波市優秀教師、寧波市中小學學科骨干教師推薦理由在二十余年的教育路上,張老師不忘教育初心,堅守音樂夢想。做一位有溫度、有韌度、有深度、有寬度的音樂教師一直是她追求的目標。
每天一次的常規訓練再忙也要陪著孩子們一起練這學期剛開始,姚小合唱團的孩子們在張宏波老師的帶領下,開始了每天一次的常規訓練。隊員們利用課余時間或清晨或傍晚進行刻苦訓練。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音樂的技能習得,往往需要枯燥的反復訓練,這對孩子們而言,是一種考驗。但姚小合唱團里,每一個孩子都享受這個訓練過程,家長們也在行動上表示了極大的支持。
“我最喜歡上張老師的音樂課了,永遠那么開心!”“加入到合唱團太光榮了,班上所有同學都很羨慕我呢。”孩子們如是說。
“張老師作為姚江小學分管學校教學與師訓的副校長,雖然行政事務工作比較繁雜,但再忙也要陪著孩子們一起排練合唱。她耐心指導合唱團每一個孩子,細摳每一小節的音準,每一個隊員的表情,每一個動作的精準……”家長們也點贊道。
有著25年教齡的張宏波,畢業于寧波邵逸夫藝術幼兒師范學校,畢業后意外成了一名小學老師。
“記得參加工作的第一年,我被分配到離家30公里外的一所鄉村片小。那個時候,農村學校基本沒有音體美專職教師,往往都是由語數老師兼任。校長見我是幼師畢業的,就讓我在任教數學之外兼任音樂學科,自此我與音樂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張宏波說。
2011年,張宏波正式成為一名音樂專職教師。盡管在當時的小學,每周音樂課的課時量不多,但張宏波將枯燥的知識、抽象的音樂符號,通過生動有趣的游戲等方式變成孩子們容易掌握的內容。她的每一堂音樂課,不僅是溫暖的、開放的,更是充滿愛的,盡可能多的給孩子創造表現的機會。
帶領合唱團“乘風破浪”
將成就、快樂和自信收入囊中作為余姚市合唱藝術特色學校,姚江小學合唱團創建至今一直保持著余姚市中小學生合唱比賽第一名的好成績,多次獲得寧波市中小學生合唱比賽一等獎。2018年,校合唱團還獲得浙江省合唱比賽一等獎,刷新余姚市中小學合唱團在省級比賽中的新紀錄。
“回想五年前初建團時,為了湊齊40個孩子,幾乎是全校一個個孩子動員過來的。因為合唱對既不認識五線譜,又沒有舞臺經驗的孩子來說,太難了!”張宏波說。
但就是短短幾年,憑借著對音樂教學不屈不撓的韌勁,她帶領合唱團孩子們經歷大大小小的比賽,將成就、快樂和自信收入囊中。
原先在班上學習成績不算拔尖,對自己也不自信。張宏波在音樂課上注意到周周的音樂天賦后,鼓勵他大膽表現,并邀請他加入合唱團。周周也沒有讓老師失望,進步很快,多次代表學校參加省市級合唱比賽。漸漸的,周周變得陽光自信,周邊同學也對他的才能刮目相看。“從此,孩子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并為之努力奮斗。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快樂成長,張老師一直在堅持用心教育,我們只想說一句:感謝!”周周的爸爸媽媽感嘆道。
“做一位有溫度、有韌度、有深度、有寬度的音樂教師。”是張宏波老師追求的目標。2019年5月,她前往全國貧困縣山西省靜樂縣支教,在那里給中小學音樂教師進行業務培訓,給希望小學的合唱團進行現場排練,被授予“靜樂縣文化扶貧愛心大使”榮譽稱號。
在專業成長的路上精進不休傳遞藝術教學之光工作之余,張宏波師從我國著名指揮家王軍教授學習合唱指揮,并多次在寧波市級音樂教師業務競賽中獲得一等獎,先后有20余篇論文在《中小學音樂教育》等刊物上公開發表,多項課題成果在寧波市級獲獎,多次執教寧波市級送教課。作為兼職研訓員,她還積極參與教師培訓工作,近三年來各級各類講座多達20余次。
吳昕怡老師,是張宏波的徒弟,也是姚江小學的音樂教師。在吳昕怡眼中,師傅是一個精益求精人。“記得2017年春天,為了準備寧波市中小學戲曲專題音樂優質課評比活動,張老師特地去拜訪余姚市姚劇團的老師。”吳昕怡說,當時正值姚劇團下鄉演出,張老師就跟隨姚劇團一起下鄉去演出現場,除了觀看、模仿臺上老師表演時的唱腔、神態,演出間隙,她還嘗試著唱給老師聽,將老師的范唱錄下來,回來仔細研究,一遍遍反復練習。
后來,張宏波在寧波市中小學戲曲專題音樂優質課評比中獲得一等獎的好成績。“師傅對專業的嚴謹,深深地影響著我,使我明白唯有不斷努力才能有所收獲。”吳老師說。
“音有愛,樂前行。我將繼續用愛譜寫出了一曲曲美妙的樂章,用樂章幫孩子們插上一雙雙夢想的翅膀,用躬身篤行引領著他們不斷前行!”張宏波說。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