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扎克·帕爾曼——世界最奇特的小提琴大師
伊扎克·帕爾曼,當今世界最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作為無可爭辯的頂級小提琴演奏家,對于古典音樂家而言,享有絕無僅有的“超級明星”的殊榮。人們不僅熱愛他的音樂天才,更熱愛他的魅力、他的性格,全世界對帕爾曼的肯定,也不僅僅在于他無懈可擊的演奏技巧,更多的是因為通過音樂語言的溝通,帶給人們更多的自信與快樂。
伊扎克·帕爾曼,1945年8月31日生于以色列,父母是波蘭人。三歲半開始學習小提琴,4歲時因患小兒麻痹癥終身殘疾。十歲上電臺演奏,后進特拉維夫音樂學院學習,接受了最初的小提琴教育。
帕爾曼1958年13歲赴美國參加蘇里文“秀”的節目,一下被推到了世界音樂舞臺的前沿。隨后移居美國,進入朱利亞特音樂學校學習,跟隨加來米安和多羅茜·迪蕾學習。并在1964年,獲得了萊文特里特比賽的殊榮,并就此開始了他在全世界范圍的音樂生涯。剛來到美國的時候,他和媽媽兩個人在市中心的一家旅館里住了一天,后來,又到另一家旅館住了一天,接著就在那兒定居住了一年。他們有一個小廚房,兩個人住在一間屋里,就在那他開始跟家教學習英語。沒有人知道疾病在多大的程度上,阻礙或是激發了他的音樂天賦。但人們看到的是身體上的殘疾,并沒有阻礙帕爾曼演奏水平的提高。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人們也開始注意到這顆樂壇新星。為了使帕爾曼那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得到更好的發揮,他們全家搬到了紐約。
帕爾曼一周大概要去朱麗亞特學校上課三四次,每次出門,他都在賣酒小鋪前的一個角落那里等出租車。風雪無阻。在那個時候,帕爾曼經常去酒店舞會拉琴,在那種地方拉小提琴和別的場合可不一樣。人們在那兒吃晚餐,用甜點,吃完以后,他們就會說:“好了,讓我們來聽一聽年輕的帕爾曼給我們演奏《野蜂飛舞》和《尼根》。通常到了午夜12點,人們才開始吼著:“琴聲在哪呢?”這時候帕爾曼才能走上舞臺,開始拉琴。他當時只有14歲,在那里演奏了好幾年。
后來,他轉在音樂廳,演奏就輕松多了。這些人到音樂廳是專門去聽他演奏的!是為了聽帕爾曼拉小提琴的,這對于他來說真的是一種樂趣和享受。多年的磨練沒有白費。帕爾曼在卡內基音樂廳的首演大獲成功。他輕松地完成了在朱麗亞特學校的學業,并獲得利文特里特獎。從此他更深刻理解了小提琴,對他來說小提琴不僅是件樂器,更是他身體的一部分,是他殘缺軀體的最好慰藉。聽著他弓弦間跳動的”魔鬼的顫音”,看著他面龐爽朗的笑容,贊嘆著他精湛的技藝,誰又能把他與”殘缺”聯系在一起呢?帕爾曼——這個視音樂為生命的猶太人,用自己的行動為”殘疾”一詞做出了新的詮釋。
1964年帕爾曼獲得了著名的萊溫特里特國際小提琴比賽的大獎,一位坐在輪椅上演奏的年輕人——19歲的伊扎克·帕爾曼,以其精湛的技藝獲得了最高獎,被人們稱作“小提琴王子”。但在領獎的同時,他的瓜爾乃里GESU小提琴在后臺失竊,這把琴是朱麗亞特音樂學院貸款給他的,好在這把琴在一間當鋪中被找到,失而復得;自此,在世界各地,帕爾曼在各種不同的音樂會、藝術節上同世界上所有著名的交響樂團合作演出。1987年,帕爾曼加入以色列愛樂樂團,并對布達佩斯和華沙進行了歷史性的訪問,這是以色列愛樂和帕爾曼本人對東社會主義國家的首次訪問演出。1990帕爾曼完成了對前蘇聯的訪問演出,演出在莫斯科和列寧格勒 獲得了空前的成功。1991年,他為EMI公司古典系列唱片錄制的《肖斯塔科維奇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和《格拉祖諾夫小提琴協奏曲》獲得了該年度的格萊美大獎;1996年帕爾曼于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合作錄制的《美國專輯》再次獲得了格萊美大獎。
1995年,為慶祝帕爾曼50歲生日,帕爾曼在倫敦演出了四場系列音樂會,演奏了最主要的著名提琴協奏曲,同年,帕爾曼成為當年的《EMI年度藝術家》,并且,作為提獻給當代最著名的錄音音樂家,出版了帕爾曼的作品合集。1995年,帕爾曼、馬友友、巴倫博伊姆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錄制了貝多芬的三重奏協奏曲,該錄音隨后由EMI公司進行了全球發行。
帕爾曼演奏的曲目范圍涉及幾乎所有的標準古典曲目,同時,涉獵了很多現當代作曲家的作品。帕爾曼一直為EMI錄制作品,同時,也為其他的唱片公司錄制作品,其中包括:德國的DG公司、CBS的大師系列、SONY古典、DECCA、RCA,他的錄音從來都被列入最暢銷唱片的目錄,并且他的錄音曾多次獲得了格萊美大獎。帕爾曼的唱片一直身居“銷量最高排行”之列,他已經獲得了15次格萊美大獎。
從1999開始,帕爾曼在母校朱麗亞特音樂學院任教。帕爾曼是非常多產的錄音藝術家,在他的生活中,他的家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帕爾曼與他的夫人托比住在紐約,托比本人也是著名的小提琴家,帕爾曼音樂項目就是由托比首先發起的。他們有5個孩子,帕爾曼曾是《勤儉美食家》電視節目的特約嘉賓,而且擅長烹飪。
帕爾曼進入朱麗亞特音樂學院后,從師于著名小提琴教母多茜爾·迪蕾教授。中國著名小提琴家呂思卿、李傳韻也都是多茜爾·迪蕾教授的學生。
1993年10月,輪椅上的小提琴家帕爾曼,第一次來中國演出。在人民大會堂的舞臺上,帕爾曼柱著拐杖,面帶笑容,艱難地走上舞臺。坐下后,他從樂隊首席手里接過小提琴,渾身散發出的強大氣場瞬間征服了觀眾。此后,他多次來中國進行訪問和演出,從此他喜歡上了中國的唐裝,每次演出都要穿上唐裝演出。之后,在其他國家演出時仍然要身著中國的唐裝。因為,他對中國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那就是中國也是二戰中同以色列國一樣深受災難的國家,中國人民在二戰時保護了大量以色列僑民。他說,在中國上海有他的唐裝制作師,這個師傅有他的尺寸,每年都會為他專門制作兩套唐裝。
2017年11月年過七旬的帕爾曼又一次來到中國,在北京、上海和深圳進行了三場演出,據說這次是在中國的謝幕演出。讓我們再一次期待這位小提琴巨匠的到來。
2000年1月,他被任命為底特律交響樂團的首席客座指揮,并于2001年9月正式上任。
帕爾曼一生使用了3把價值最昂貴的小提琴。第一把小提琴是1743年生產的瓜爾乃里GESU琴;第二把小提琴是1714年出品的斯特拉迪瓦里GENERALKYD琴;第三把小提琴是1986年從梅紐因手里獲得了1714年出品的斯特拉迪瓦里SOIL琴。這把1714德斯特拉迪瓦里是現存的斯特拉迪瓦里琴中聲音最好的一把,同時,也是最漂亮的一把。背板上兩片云杉的紋理組成的圖案,從琴體的邊緣向中間沉降,火紅色的琴身閃耀著光澤。據說,這把小提琴價值2000萬美金。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擊膜鳴樂器。又稱羊皮鼓。漢稱羌鈴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