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音樂“跨界”到心理輔導,美女老師收獲尊重與喜悅
從音樂“跨界”成為心理老師,平均一周為5、6名學生做心理疏導,用音樂、手工等多種方式幫學生釋放情緒……武漢市第九中學校音樂兼心理輔導教師楊宗琴,用長達十年的時光盡心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深受學生的信任與喜愛。12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楊宗琴老師表示:“孩子們愿意找我咨詢我很感激很欣慰,這其實是好事,因為他們遇到問題知道需要求助,知道怎么去解決,這個過程中我也收獲成長了很多。”
從音樂“跨界”到心理輔導老師幾名學生圍在楊宗琴身邊,一邊禮貌地鞠躬一邊喊著“美女老師好!”,問其來意,學生們說只是想單純問候,楊宗琴也連忙朝學生鞠躬。記者前往采訪時看到這有愛的一幕。
楊宗琴每兩周為學生上一次心理健康課,平均一周為5、6名學生做心理輔導,很多學生都認識她。然而,作為一名本職音樂教師,她的“跨界”之路,還要追溯到十年前。2010年,武漢市第九中學開始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服務室,楊宗琴應安排參加專業培訓。在培訓中,她發現自己平時解決問題的方法竟是專家提到的一些心理學理論,因此對心理輔導產生了濃厚興趣,并開始嘗試用學到的理論來開導身邊的學生。
一次音樂課后,班上的一名男同學找她“吐苦水”。當時,男生正處于升學備考的階段,了解男生的煩惱后,楊宗琴將一些“人生哲理”陸續穿插到音樂課中講給學生。課程結束后,男生前來感謝她,“謝謝你楊老師,我知道你課上的那些話是為我講的。”學生的回饋令她大受鼓舞,她告訴記者:“當時我還在接受培訓,沒有正式成為咨詢師,但孩子的話讓我覺得能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地幫助是有意義的。”從此,楊宗琴更加認可了心理咨詢的作用。
“花式”解壓 幫學生釋放負能量在一間音樂舞蹈教室里,楊宗琴與兩名女生背貼墻鏡,一起坐在舞蹈室的地板上伴著音樂節點肆意搖擺,開懷地笑著。她說,“孩子們喜歡這種方式,這讓他們感到很安心很放松。”
一開始,學生們都是小心翼翼地和楊宗琴說話,她就用心地傾聽,給他們提供一個輕松的環境,慢慢地學生們只要有空就會來找自己聊天分享。在多年的心理輔導中,她發現很多孩子喜歡跟著流行音樂哼唱、跳舞,于是就想到借自己的音樂專長幫學生找到一種合理的釋放口。“有時我直接把音樂教室打開,他們就進去聽歌放松了。見到我時也總是喊我‘美女老師’。”楊宗琴說。
前來咨詢的同學中有許多喜歡制作手工,楊宗琴就買來一些漂亮的飾品發給學生,組織學生們自行DIY。該校九年級的一名學生有課業壓力,楊宗琴就邀請她一起制作手工。制作時,該同學常常跑來向楊宗琴呈現自己的作品,楊宗琴也會主動地為她提供審美建議。“結束后,孩子的情緒有了很大變化,不那么緊張了。”楊同學說,“很感謝老師,希望她會一直留在九中,畢業后我一定會再次回來看她。”
回顧自己十年心理輔導歷程,楊宗琴說:“我很喜歡心理咨詢這份工作,自己會一直干到退休。”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