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寧波籍的音樂大師
在寧波幫的博物館里,有船王,紅幫裁縫,有紡織大王,銀行大王,這些在女兒的眼中都僅僅是故事,唯有在寧波幫博物館參觀的尾聲時的一個可以視覺看到,耳朵聽到的寧波籍音樂大師的展示最吸引她,這是她的興趣所在,也是她目前還可以懂得部分。今天就為了眾多喜愛音樂之人,來尋找至今還留有寧波痕跡的寧波幫的故事。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麗拿
如果你去了解寧波首屈一指的頭等私立特色幼兒園寶韻幼兒園,你會知道,小提琴一定是特別重視的一個樂器。這是因為我們寧波從很久以前就非常重視小提琴演奏學習,在1940年10月,祖籍寧波鄞縣姜山鎮的一位寧波幫家庭在上海誕生了一位端莊文雅的俞麗拿小姐。現在在任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全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俞麗拿小提琴藝術基金”董事長。她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成為中國音樂經典,甚至被稱為東方的愛情故事經典,有力地將我們的民族文化經典傳播向外,成為世界的經典文化之一。可惜因為她是祖輩從第十三代開始就出去上海闖蕩,并成功扎根發展,在寧波無她的學習工作生活的痕跡,不過她依舊應邀來參加了音樂寧波幫的盛典,并回鄉探親尋根。女兒看著她19歲彈奏梁祝時的歷史照片,非常欣喜,對我說,未來她要去見這位漂亮的姐姐,可能這就是一個四歲多孩子的天真夢想吧,也希望她不僅僅是一時興趣,而能堅持她熱愛音樂的初衷,堅持每日學習,每日進步一點點,待到她開悟時,有機會去上一堂俞教授的課。
大提琴家張貞黻
1904出生于奉化方橋鎮西張村。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成為中國第一代大提琴演奏家,曾撰文介紹西洋音樂知識,致力樂器制造,培養音樂人才。1948年12月24日,因腹膜炎病重不治,逝世于石家莊和平醫院。
他真可謂是桃李滿天下。在延安,張貞黻培養了一批藝術人才,如鄭律成、時樂濛、梁寒光、陳地等,還培養了陳艾生、戴洪祥等樂器制作人才,為西洋樂曲、樂器的民族化作有益貢獻,堪稱中國樂器制作業的開創者之一。
鋼琴家朱工一
1922年出生于寧波余姚,他為少年成才,6歲開始學習鋼琴,并在上海的兒童鋼琴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可謂是那個時候的“朗朗”。在他任教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期間,用它豐富的演奏實操積攢下來的實戰經驗總結了一套科學的演奏訓練方法,為我國鋼琴演奏事業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
音樂教育家趙梅伯
另一位重要人物是音樂教育家趙梅伯,1905年8月16日出生于寧波奉化,從事音樂教育工作幾十年,桃李滿天下,著作豐厚,至今還有《
黃鐘史》、《唱歌的藝術》、《合唱指揮法》等音樂歌唱,合唱的寶典為后人所推崇。
還有眾多音樂才子佳人,大家知道哪些目前依然活躍于當代中國音樂界的寧波籍泰斗級人物嗎?如果是你的孩子對音樂有興趣,你會愿意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學習嗎?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