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匠——黃自》:一代音樂宗師
明天起,青海衛視《紀錄時間》將播出大型人物傳記系列紀錄片《百年巨匠——黃自》,明天07:35,敬請期待!
黃自(1904—1938),江蘇川沙(今屬上海市)人。1916年入北京清華學校,開始接觸西方音樂。1926年入奧柏林音樂學院學習作曲。1928年入耶魯大學音樂學院學習作曲。1929年回國后任教于滬江大學。1930年任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作曲理論教授兼教務主任。1934年與蕭友梅等人創辦《音樂雜志》。1937年辭去教職,專事編寫專業教材。他倡導音樂創作走民族樂派的道路,一生留下了交響樂、室內樂、鋼琴復調音樂、清唱劇、合唱、獨唱等多種體裁形式的90多首音樂作品。
黃自是中國著名現代作曲家和音樂理論家,他從小顯露音樂天賦,打破家人的成見后,從清華到歐柏林學院,再到耶魯大學音樂學院,為音樂理想一路奮發向前。
他留學美國的畢業作品——管弦樂序曲《懷舊》成為我國第一部交響音樂作品,也是最早在外國演出的一部中國交響作品。他所作的《長恨歌》是我國最早的清唱劇。
作為我國最早的抗日救亡歌曲,《抗敵歌》、《旗正飄飄》、《熱血》等反映了那個年代中國人民日益覺醒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民主情懷的歌曲。
除了創作之外,黃自還是最早全面、系統地傳授西方近現代作曲理論,最早為進步電影寫片頭曲的音樂教授。
他是上海音樂專科學校初創時期集教務和教學于一身的頂梁柱。他還兼授西洋音樂史和音樂領略法兩門全校性的共同課,培養出賀綠汀、陳田鶴、江定仙、劉雪庵等近代音樂先驅。
他明確地提出了建立“民族化的新音樂”的口號,把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來撰寫中國人自己的《和聲學》與《音樂史》,試圖完成這個沒人要求他完成的使命。
此外,他發起組織了中國第一個全部由中國演奏家組成的交響樂隊——上海管弦樂團。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