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時代學校美育教育要有地方特色
日前,黑龍江出臺《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實施意見》,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
意見提出,到2022年,學校美育取得突破性進展,美育課程全面開齊開足,美育教師基本配齊配強,教育教學改革成效顯著,資源配置不斷優化,評價體系逐步健全,管理機制更加完善,育人成效顯著增強,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明顯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蓋、多樣化、高質量的具有黑龍江特色的現代化學校美育體系。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特點,圍繞課程目標,開設以藝術課程為主、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的美育課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藝術課程小學每周不少于4課時,初中每周不少于2課時。普通高中藝術課程累計不少于108課時。非藝術類中職學校藝術類必修課程累計不少于72課時。職業教育應將藝術課程與專業課程有機結合,強化實踐,開設體現職業教育特點的拓展性藝術課程。高等教育階段應將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實行學分制管理,學生修滿公共藝術課程2個學分方能畢業。鼓勵高校將美育課程納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課程體系。
意見指出,中小學校在開好音樂、美術、書法課程的基礎上,逐步開設舞蹈、戲劇、影視等課程。創新藝術教育理念,尊重藝術教育規律,探索“感受和體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挖掘藝術內涵和提升實踐能力”的教學模式。依托黑龍江“五色”教育資源,建設獨具特色的藝術實踐課程和校本課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黑龍江優秀精神,普通高校應開設藝術限定性選修課,也可根據本校學科建設、所在地域等教育資源的優勢以及教師的特長和研究成果,開設各具特色的藝術任意性選修課或系列專題講座,以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和需求。
意見強調,要利用黑龍江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搞好校園“冰”“雪”文化建設,積極開展與冰雪相關的繪畫、雕塑、書法、攝影、舞蹈、聲樂、器樂、征文以及微電影等各具特色的冰雪文化活動,打造成獨具一格的特色品牌。統籌現有經費,舉辦全省大學生冰雕、雪雕大賽和中小學校園冰雪文化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建立冰雪文化長廊,使冬季校園真正成為中小學生快樂成長樂園。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