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編鐘國際作曲大獎賽報名啟動 向全球音樂人征集編鐘音樂作品
10月20日,記者獲悉,首屆金編鐘國際奏作曲大獎賽啟動報名。活動由瓦爾普萊索大學世界音樂文化學院、劉天華阿炳中國民族音樂基金會、武漢音樂學院聯合舉辦,獲獎作品將于2022年秋在芝加哥交響樂中心舉辦的頒獎大會上公開首演。
據了解,大獎賽預定每兩年舉辦一次。本屆比賽要求參賽者為中國編鐘與西洋管弦樂隊合奏而創作。比賽用鐘是由中國編鐘博物館館長、武漢音樂學院副院長李幼平在宋代大晟鐘的基礎上按現代音律設計鑄造的一套大晟新鐘,由19口大小不一的銅鐘組成,每口鐘都可以清晰地發出兩個獨立且音高迥異的聲音,因此可供作曲家使用的音高總數為38,從C3到F6按半音排列。
李幼平介紹,自古以來,音樂在中國社會和文化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而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尤其重視音樂對于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性。中國的編鐘以其厚重華貴的外觀和宏渾清越的音響,形象地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被尊為中國文化和音樂的象征。金編鐘國際作曲大獎賽旨在向美國和全世界介紹中國音樂文化,促進中西音樂文化交流。
大賽評委包括五名深諳中西音樂的國際知名作曲家和一名大晟鐘專業演奏家,邀請各國作曲家(與比賽或瓦爾帕萊索大學相關的作曲家除外)提交4分鐘到8分鐘的作品參賽。(報名詳情見大賽官網)。
中音在線:在線音樂學習門戶